今年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今年8月15日凌晨3点,旅居缅甸的中国远征军最后一位战士宣威籍老兵李光钿与世长辞,享年100岁。17日,李光钿先生追悼仪式在缅甸举行。 老兵档案 姓名:李光钿 籍贯:云南宣威 享年:100岁 生前居住地:缅甸密支那市 抗战期间所属部队:中国远征军71军28师83团2营82炮排 所任职务:炮排排长 参加战役:松山战役、龙陵战役 15日凌晨李光钿与世长辞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远征军将士远离国土来到缅甸,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肩作战。20多万远征军将士伤亡,无数英烈在此长眠。还有3000多将士,再也没能回到故土。 宣威籍老兵李光钿就是远征军中的一员。上世纪40年代,受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感召,18岁的李光钿穿上军装,走过巴山蜀水,跨过雪山怒江,加入远征军,为中国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战后,李光钿和3000余名远征军战士留在缅甸,再也没见过父母。在缅甸,曾有一批老兵和他人生轨迹相同。但时光倒转,岁月匆匆,远征军战士日渐飘零,李光钿成了“最后一位”。 一辈子不愿加入缅甸国籍 伊洛瓦底江水静静地流淌着,带走了抗战老兵70多年的光阴,也带走了李光钿“我想回家”的未了心愿。 2015年1月初,本报记者曾远赴缅甸密支那,对李光钿进行专访。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密支那家中,一见记者,李光钿就操着浓浓的宣威口音连声说:“我要回家、回宣威、回祖国!” 在缅甸的漫长岁月中,李光钿虽然结婚生子,但生活并不富裕。他靠着当修路工人、三轮车夫等维持生计。入缅几十年,老先生一直没有加入缅甸国籍,他的儿孙们也还没有加入缅甸国籍。问到其中原因,李光钿老先生的回答让大家动容:“我是中国人,怎么能入外国籍呢?” 回家是他最大的心愿 70多年来,回家一直是他和儿女们的最大心愿。 1990年,年近古稀的李光钿,和儿子回到了祖国。他趴在母亲的坟前泪流满面。但是因为老伴胃穿孔去世,李光钿不得不回到缅甸安葬老伴。 1997年,李光钿再一次回到了中国。这一次,李光钿好像是铁了心的要留在中国。2009年5月7日,宣威市公安部门特事特办,为老人办理了落户手续。但他的4个子女是在缅甸出生的,而年龄越来越大的李光钿也不愿一个人独自在中国生活,只好再回到缅甸。 想和家人一起回家的愿望,对李光钿老先生来说,是那么的强烈。本报记者了解到老先生的心愿后,也将此事反映给了云南有关部门,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特事特办,最终促成了李光钿的回乡之行。 2015年3月30日,已经95岁的李光钿在孙子的陪同下来到了昆明。志愿者为老先生安排了宣威特色的饭菜。踏上回家的路,李光钿百感交集…… 据悉,追悼会8月17日上午9点在缅甸密支那举行。本报记者 夏体雷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