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5点30分,位于昆明市西山区车家壁的昆明发电厂后山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一人遇难。经现场勘查,山体滑坡埋压面积约86平方米。 通报 凌晨山体滑坡 埋压86平方米 昨日上午,西山区政府发布情况通报称,8月19日凌晨5点30分,昆明发电厂后山发生山体滑坡,有人被困。接报后,西山区委、区政府领导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处置,公安、应急、消防、交警、自然资源、交运、街道等多部门联动,现场全力救援。 经现场勘查,山体滑坡埋压面积约86平方米,现场有一人被困。经过消防人员2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上午8点左右,才将被困人员救出,经120确认已无生命体征。 目前,西山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指挥部正进行现场调查,同步做好现场及善后处置工作。 现场 有的简易房被推倒 有的泥水冲进屋 晚报记者昨日中午在现场看到,事发地点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并有专人把守,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里面的住户说,在山体滑坡的下方,原来是一排简易房,公司用做员工的宿舍。山体滑坡将这一排简易房推倒。侧边的几间简易房,虽然没有被泥土掩埋,但泥水已经冲进房屋,一片狼藉。 从滑坡位置朝上看,可见几根电杆被冲倒,其中一根被拦腰折断,倒在泥石流中。 回忆 “轰隆的几声后,下面的房子被埋” 70多岁的李奶奶,独自一人居住在位于大门口的一个小房间里。在她住的对面,就是发生山体滑坡的地方。 问起有关山体滑坡的事情,李奶奶心有余悸地说:“就像山洪暴发一样,真的太害怕了!”李奶奶说,由于年老睡眠不多,当时发生山体滑坡的时候,她已经起床准备烧火。 “轰隆的几声后,下面的房子就被埋了”。李奶奶说,她当时是开着门的,借着灯光可以看到,泥土把几间房子埋了。“快点起来,山体滑坡了!”之后,听到有人呼喊,大家吓得慌忙从房间里跑出来,跑到了院子里。 看着被推倒的房子,大家着急万分,积极组织自救并向消防人员求助。李奶奶说,后来消防人员从泥土中救出了一个人,不过已经死亡。 李奶奶说,死者是个湖南人,70多岁,一直与儿女居住在简易房里。还好发生山体滑坡时,他的儿女上夜班,所幸才躲过了这一劫。 探因 “最烂的公路”导致山体滑坡? 晚报记者看到,在山体滑坡的上方,有一个大大的缺口。厂区的工人说,缺口那里有个涵洞,估计是因为积水太多,才导致滑坡。 而李奶奶则认为是上面那条年久失修的道路才是主因。李奶奶说,上面的路面已经被压坏了,许多地方已经下陷。加上这几天雨水的冲刷,路基出现下沉,把下面的排水沟挡埂挤垮,才导致的滑坡。对此,其他多位工人也一致认同。 晚报记者试图绕道到后面查看情况。在山体滑坡的上方路面,路政人员已经拉起了警戒线,禁止车辆通行。 李奶奶和工人所说的路,原来是车家壁至明朗的车明路,曾被市民戏称为是西市区“最烂的公路”。晚报记者在车明路上看到,双向两车道的车明路道路坑洼不平,有的地方泥泞不堪。 2013年作为重点工程项目,车明路虽然经过一次大修,但7年多过去,如今又变得破败不堪。路面高低起伏,坑坑洼洼,有的路基出现下沉,路边的一些围挡出现了严重坍塌。 据现场值班的路政人员介绍,车家壁车明路(车家壁至明朗公路)道路等级低,属省公路局昆明段管护,长期有超载货车通行,近几年车明路沿线增加了6家混凝土搅拌站,大量的货车重车通行,对路面造成了很大的损害。虽然路政执法人员也开展过多次联合执法,但效果并不太明显,维修道路的速度赶不过碾坏的速度。 “每到雨天,车明路上就满是泥浆;到了晴天,太阳一晒就变成粉尘,附近的居民几乎成了吸尘器。”车家壁一位居民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介绍,车明路白天渣土车还比较少,到晚上8点以后,从该路段经过的渣土车就会成倍增加。据了解,车明路的破损,渣土车超载碾压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报记者 夏体雷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