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8月25日 星期二
第A14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8月25日 星期二
支教老师花样教识字 教育从责任感起步

    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对知识的敬畏,忠于自己的职责,并为此付出自己的热情和努力。同样,作为学生也要懂得感恩,认识到知识的珍贵,无愧老师的付出。

    支教老师许玉辉来到云南怒江后,发现当地傈僳族孩子认汉字不多,为了让孩子们认好、写好汉字,这位支教老师突发奇想,将小学必会字都刻在石砖上,因为“火山石砖是一种天然的水写纸,用清水就能在上面练字”。目前,用毛笔和清水在石阶上练字,成了同学们最喜欢的课余活动。(《人民日报》8月24日)

    说起来简单,其实这是一项大工程。刻一个字光是用电磨机修磨,就需要10分钟,再加上打印、复写和描摹,加起来差不多要15分钟。小学共有必会字2500个,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时间?我认真算过,625个小时!好在许玉辉和同事们已刻好1700多个,工程即将完成。

    很多时候,时间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以质朴甚至略显笨拙的方式,去传递爱与责任。许玉辉老师不是专业的刻字师傅,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出来,同样也是非常枯燥的重复劳动,但这个过程本身,却非常感人。无数网友给许老师点赞,夸他“有心有爱有创意”,不仅是看到了许老师的辛苦,也看到了一个教育者的诚心。

    有些老师在讲台上站着上课,有些老师在地上蹲着上课,许老师大概就属于后者。说是突发奇想,其实如果不是心里装着学生,发自内心地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怎么会突发,又哪来的奇想?

    这份心意,孩子虽小,却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围观老师们在石阶上刻字,说“老师,你们辛苦了,休息一下吧”,这就是最好的回报。到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支教并不是容易的事,首先要让这些孩子对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然后还要让他们明白知识的来之不易。这背后,需要做很多扎扎实实的工作,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与孩子产生共情,取得他们的尊重与信任。

    许玉辉和其他老师花样教识字,上了支教事业的生动一课。用毛笔和清水在石阶上练字,像玩游戏一样学习,当然是孩子们喜欢并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老师们俯身刻字的背影,相信也会长久地留在孩子们的记忆里。

    教育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在我看来,教育是一种责任感。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对知识的敬畏,忠于自己的职责,并为此付出自己的热情和努力。同样,作为学生也要懂得感恩,认识到知识的珍贵,无愧老师的付出。许玉辉和他的同事们要用625个小时,刻出2500个汉字,其实就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许玉辉说,“当抬头与孩子对视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只要孩子们能受益,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这对视的一刻,是相互的信任,也是彼此的尊重。有这样的支教老师是孩子们的幸运,也是教育的幸运。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