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9月08日 星期二
第A15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4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9月08日 星期二
云南足球到底热不热

    首席评论员 张京徽   

    云南,其实是一块足球的热土。从丽江到昆明,每周都有那么多人只是为了享受足球带来的纯粹的快乐来到绿茵场上,这其实说明,云南足球已经成功了,因为快乐是可以分享的,而名次则不能。

    提起云南足球,很多人的印象是拓东体育场,是海埂训练基地,唯独就是与球星和俱乐部没什么关系。我也一样,在我的印象里,云南足球有很好的硬件,但似乎缺乏踢球的人这个“软件”。我听过的球星里,没有来自云南的,我知道的云南俱乐部也只有红塔,短暂地出现过一阵也沉寂了。

    按理说不应该。云南有很好的自然条件,当年也有舍得为足球掏钱的企业,而且每年的一段时间里,全国的俱乐部都会来到昆明进行集训。上世纪90年代我曾经在杭州呆过半年,要知道在那个全国球队云集昆明海埂训练基地集训的时候,全杭州城都买不到一张《体坛周报》,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更是连影子都没有。云南红塔俱乐部成立的1996年,恒大集团才刚刚成立,而那时候的红塔集团已经是国内企业中的大鳄了。

    所以,或许唯一说得通的,就是云南没有足球的土壤,云南人不适合踢足球了,似乎云南的体育运动最适合的是长跑。然而,对《云南职业足球俱乐部纠纷背后的困局与突围》一文的采访过程改变了我的这个看法。

    采访过程中,我遇到了昆陆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和云群,他当年在红塔俱乐部踢后卫,在与天津队的一场进球大战中,他踢进了一个世界波,我当年看电视转播,对那个进球记忆犹新,而那很可能也是和云群为云南人在中国顶级职业联赛中进的最漂亮的一个球。只是我没想到,多年后可以和那个进球的球员面对面坐到一起聊天。

    当我问和云群为什么身为丽江人能走出丽江,甚至在全国顶级联赛上踢进这么漂亮的进球时,和云群拿出他小时候踢球的照片,甚至还给我看他保存的丽江在上世纪40年代的体育场照片。照片上身穿纳西族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挤满了球场,在看两支足球队比赛,然后和云群告诉我,丽江的足球基础非常好,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足球就是丽江最流行的运动,丽江的男孩子几乎没有不会踢球的。当年丽江飞虎把主场定在丽江,正是在丽江堪称狂热的足球氛围下一鼓作气冲上甲B的。

    身为外省人,我不知道丽江的足球普及程度这么高。翻看和云群保存的关于丽江足球的老照片,我被深深感动了,外地人对丽江的印象可能就是古城和民宿,而像和云群这样的丽江本地人记忆里的丽江则是一座足球城,这足球的文化已经传承了近百年,两者间的反差让我觉得,我们真的了解丽江吗?

    丽江的“萌芽杯”每年都会吸引当地的所有小学参赛,丽江的孩子就这样一代又一代踢着球长大的。

    丽江的足球热,也影响着云南的其他地方:大理锐龙俱乐部曾把主场定在了大理,国家女足和昆陆足球俱乐部都曾在曲靖打比赛,昆明的“都市周末”杯业余足球联赛持续举办了25年,甚至连蒙自都曾有过一支征战乙级联赛的万豪俱乐部。

    云南,其实是一块足球的热土。当然,云南的球迷和昆陆俱乐部董事长刘自金一样,都希望云南能早日拥有一支征战顶级联赛的俱乐部,但是这并不影响身为普通人的我们热爱足球。从丽江到昆明,每周都有那么多人只是为了享受足球带来的纯粹的快乐来到绿茵场上,这其实说明,云南足球已经成功了,因为快乐是可以分享的,而名次则不能。

    欧洲有个讽刺职业足球的笑话是这样说的:二十二个需要休息的人拼命奔跑,五万名需要运动的人坐在看台上,这就是足球。而在云南,这个现象似乎不存在,在球场上奔跑的并不是职业足球运动员,而是无数热爱足球的普通人。云南的足球其实很热,这个热不是指云南有夺冠的热门球队,而是云南人对足球最纯粹的热爱。

    (相关新闻见A04-05版)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