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于老君山崇山峻岭之中的美乐村是一个傈僳族村寨,它边远、封闭、贫穷、落后,是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最贫困的村委会之一,一直是国家救济的对象,被人们称为“美乐,美而不乐”的地方。 1996年5月,谢良忠接过了美乐行政村村长的担子。他认识到,“要致富,先修路”,要让美乐傈僳乡亲走出大山,奔向幸福,首先必需打开大山,修好一条通往山外的道路。修路是美乐傈僳族群众多年的盼望,但是修路得有资金。他说服爱人,从家里拿出做生意赚来的8万元钱,用来买炸药、雷管,带领村民劈山修路。没有技术员,他担任测量员;没有筑路物资,他东奔西走,想方设法筹措;缺少机械,他带领群众一炮一锤,一锄一锄挖。从村长到村党总支书记,历经20年的不懈努力,他带领2000多村民,利用每年两季农闲时间,不但打通了纵贯美乐18千米的主干道,还修通19个村民小组100余千米的公路,实现了户户通公路。 路修通了,没有产业怎么办?经过调查分析,他认为,核桃产业非常适合美乐的地理和气候特点,而这与县里加快发展核桃产业的部署相吻合。2009年,在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美乐村成为玉龙县核桃产业的示范点。经过五年发展,核桃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年总收入达到一千多万元。村民核桃收入户均达万元,其中最高达5万元。在发展核桃产业的同时,2018年,美乐村加大发展绿色产业的力度,种植花椒、樱桃等近万亩。绿色产业的发展,夯实了美乐脱贫致富的根基,并荣获了“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国家森林乡村”、“市级生态村”、玉龙县“绿色生态企业”。 在谢良忠和党总支一班人的带领下,美乐正在发生跨越式变化。全村户户有产业,246户人居工程建设户和98户建档立卡户住上了新房,过去七沟八梁的山村通路、通水、通电。全村拥有汽车174辆,摩托、拖拉机162辆,大山里的傈僳族正在小康路上奔跑。 如今,美乐村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1000元上升到2019年的1.2万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0.3%降至2019年的0.15%。过去被人们称之为“美而不乐”的地方,如今成为“又美又乐”的傈僳新家园。傈僳乡亲把谢良忠称为“傈僳山寨脱贫致富的领路人”。2019年,他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扶贫好村官”。 本报记者 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