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9月15日 星期二
第A14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9月15日 星期二
曾国藩墓规划一年未修缮 厘清管理体制是关键

    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曾国藩墓的尴尬处境,所折射出的或许是目前文物保护的整体困境:在商业开发中,文物保护工作并没有被人所遗忘,但到了具体实施的环节,又总是受到资金、流程、管理体制等多种原因的掣肘。

    2019年9月11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发布题为《湖南专题研究曾国藩墓保护管理工作》的公示,表示将“加强日常保养、维护与管理,尽快清除周边垃圾”。同年12月3日,修缮方案的定稿就报到湖南省文物局备案,进入修缮流程,当时指定的修缮方案实施主体是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但是一年过去了,曾国藩墓的修缮方案和保护规划都没有实质进展,墓园尚未被修缮,拜台依然下沉,神道碑没于荒草,多年来随地乱扔的垃圾仍留在现场。(9月10日《南方周末》)

    曾国藩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划一年仍没有实质进展”的现实,显然与其国保的地位并不匹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它所处的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房地产建设热火朝天,多年商业楼盘拔地而起。

    置身于这个总投资800亿元的项目中,曾国藩墓的处境既显眼又尴尬,其所折射出的或许是目前文物保护的整体困境:在商业开发中,文物保护工作并没有被人所遗忘,但到了具体实施的环节,又总是受到资金、流程、管理体制等多种原因的掣肘。

    对于曾国藩墓修缮和保护工作,从湖南省文物局到长沙市文物与考古处,再到岳麓区文体局,都曾积极参与其中,但多级管理体系传导到末端,也即具体实施修缮建设工作的主体,实际上是逐步弱化的。因为管理是管理,施工是施工,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约束机制,文物保护很可能就是一种纸面上的保护。

    主体不明,责任不清,或是曾国藩墓的修缮和保护工作迟迟不能进入正轨的重要原因。按照最初制订的方案,湖南省和长沙市两级文物主管部门指定的修缮方案实施主体是湘江公司。但此处所说的“修缮方案实施主体”的职责范围,以及如果不能如期完工,将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似乎缺乏明晰的界定,以至于相关主体各执一词,导致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湘江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湘江新区管委会交办事项,明确我司仅负责建设工作。为此,我司仅为曾国藩墓修缮工程的建设主体单位。”而湖南省文物局则认为,“该墓葬(曾国藩墓)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由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

    湘江公司究竟是其自称的“仅为建设主体单位”,还是湖南省文物局定位的“负责日常保护管理工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无论是实际工作量,还是承担的义务,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换言之,对于方案实施主体的理解不同,一方面说明当初双方在签订协议时缺乏严格的合同约定,另一方面也埋下了今天推诿扯皮、各说各理的局面。

    文物保护单位由国企来管理和维护,是现在的通行做法,并不违规,但企业基于其企业逻辑,必然会有其利益诉求。在公益性质的修缮文物保护单位,和决定其生存发展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之间,企业会把哪一个做为优先选项,不难判断。很多时候,企业甚至会把文物当成自己资产的一部分,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事业,正如专家所言,“这就造成企业在文物保护中的关注度和专业性都会有问题。”

    厘清管理体制,明确分工和职权范围,是解决曾国藩墓修缮方案“编而不修”的关键。无论是行政主管部门,还是企业作为管理主体,曾国藩墓这样的国保单位都应该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以专业性体现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