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携程公布的相关数据中,昆明位列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三名。据预测,“双节”期间,围绕昆明,3-5天的旅行行程会特别受欢迎。 来到昆明,有什么别出心裁的玩法?这一年,有没有不得不去的网红打卡地?去巡津街看看老街的新貌,到斗南听听花播的故事,买上几束美丽的鲜花装点心情和生活,再到南强街感受浓郁的烟火气。昆明有文化,有美景,有故事,你准备好来了吗? 夜晚南强 热闹浪漫有玩场 蒸笼里氤氲着水汽,薄薄的一层雾笼罩在摊前,绕鼻的糕点香引得游客驻足。在华灯初上的南强街,一众五花八门的摊位里,“从前的山里”格外惹眼。小小的摊位上装点着白族民居画,题着白族照壁上证明房子主人姓杨的“清白传家”家风,无不体现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民居特色,仿佛是大理的小小缩影。 摊主杨小胖来自大理喜洲,家里在昆明开大理菜馆已经五年了,她负责做大理小吃。南强街开街后,“从前的山里”就成了她的新阵地。米糕在蒸笼里冒着热气,乳扇在烤架上滋滋作响,乳扇冰棒、玫瑰冰棒就静静地躺在冰柜里……每天11:00,杨小胖准时来到摊前开始准备工作,直至23:00。 这一晚,杨小胖一如往常在摊前忙碌。有游客被香味吸引得驻足,花3元买一块甜糯的米糕,还未下咽已忍不住大赞好吃;有不惧气候转凉的小姑娘,挑选一根6元的绿豆老冰棒,喜滋滋地挽着男友离去;还有美食主播驻足摊前,对着镜头说,“看到了吗?这是我们云南大理的美食!” “在这里摆摊,消费群体有本地人也有游客。好多游客不知道乳扇是什么,他们会问我是不是扇贝?或者是用什么做的?我就告诉他们,这是我家大理的特产,用牛奶制作的,可以煮着吃、烤着吃、生吃,并且推荐他们尝尝。”杨小胖笑眯眯地说,“我在这里摆摊,除了增加收入,还想把家乡大理的特色和美食推荐给更多的人。” 杨小胖说,大理还有更多好东西,自己家里也会制作玫瑰木瓜干、紫苏木瓜干、雕梅……未来,她和家里人还会把更多大理风味带到摊上来。 “双节”即将到来,杨小胖也没有打算休息。“假期人流量应该会增加,我们这个主要就是针对游客推出家乡特色,所以假期就更要坚守了。” 夜色更深了,游人来了又去,杨小胖和她的小摊一直在那里,静静地向大家讲述大理的故事,讲述“从前的山里”。 直播斗南 花花世界看主播 有人说,真正爱花的人,一定要去一次晚上的斗南。 太阳刚刚斜斜地落下去,花商们从四面八方聚集了过来,各种各样的鲜花或是插在桶里,或是被包装成一束束,都迸发着顽强的生命力,随着一辆辆大大的手推车在市场里穿梭,你来我往中花香满溢。与白天怒放的鲜花不一样,夜晚多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将被运往全国各地。 “宝宝们,大家看一下,这是我家的满天星,有很多种颜色,花开于细枝端,多如繁星点点,十分柔美。这种花可以任意搭配不同类型的花朵,清雅可爱,唯美浪漫。已经给大家做成干花啦,保质期很长的哦!喜欢的点点下方购物车购买!” 两个月前,花商李雄看到朋友一边直播一边卖花,销量还不错,市场里用直播卖花的商户越来越多了,甚至还能看到专职的“花播”——带着粉丝逛市场、挑花、闲聊,他觉得新奇,于是也尝试起来。 从一个粉丝开始,如今,李雄坚持每天都直播,已经积攒了几千个粉丝。他想起,以前没有开直播的时候,就在斗南花市里摆摊,依靠花的品质和价格来吸引顾客以及外省的花商。 “我非常喜欢花。以前鲜花是商品,如今,鲜花已经变成了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让它成为生活中的装饰。”李雄说,用直播这种快乐、轻松的方式可以让更多人知道斗南花卉市场,也可以让更多人足不出户,用手机就能买到一份高品质、低价格的鲜花,为生活带来一丝甜蜜,他觉得很开心。在直播和视频冲上热门的时候,他一天能卖出两三百单鲜花。 在李雄直播的途中,恰巧遇上五个小姑娘来买满天星,她们问:“你在直播吗?挺有意思的。”李雄羞涩地笑笑说,“是呀,我也是刚刚开始尝试呢。” 今年,斗南花市恢复开放以来,在这里直播卖花,带着大家用手机看“花花世界”的花播越来越多。逛在斗南,不妨驻足下来,听听花播们介绍鲜花、养护方法以及他们的故事。 巡津街影 老街旧巷穿新衣 初秋的早晨,阳光透过街道两旁的乔木洒在地上,走在巡津街,一幅幅绘画映入眼帘,裴氏楼、东寺塔等地标性建筑物出现在曾经斑驳的墙面上。在7幅浮雕和插画结合,新打造的街景映衬下,巡津街逐渐成为了昆明新的“网红打卡地”。 这番景象,在以前可是看不到的。住在位于巡津街和书林街之间的巡津新村的李爷爷回忆,以前这一片可以说是“脏、乱、差于一体”,小区里花草树木不多,垃圾就更显眼了;下雨的时候,坑坑洼洼的道路上积满了脏水,而且小区里还淹起水来…… 如今,老街旧巷焕出新颜。由于地处西山区历史风貌突出的核心区内,巡津街区的历史风貌特色突出,人文风情极具特色。在改造中,老建筑的外墙重新涂刷,色彩统一;道路路面改造提升;井盖、雨水篦子、下水道盖板统一设计更换;种下的绿植生长起来了,通过移植、修剪、清除、绿化节点安装园艺围栏等方式进行绿化提升;旧的挂上从南宋开始广为流传的《三字经》,建筑翻新凸显旧时元素,生动地诉说着巡津街从清朝时就静静流淌过的岁月。一条融合法式风情、中式意蕴,具有老昆明人文小资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跃然眼前。 看完这方美景,走过一江之隔,充满铁路元素的塘双路也是“网红街区”,无论是道路旁的房屋外立面、垃圾箱、店铺门头,都画了满满的精致火车彩绘,南站小学、南站新村……行走在道路上,就像沿着一道历史的轨迹,汽笛声从远方传来…… 本报记者 朱婉琪 实习生 彭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