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婷 富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 指导老师:陈光明 当我们仰望天才身上那与日月争辉的光芒时,是否想过那光芒从何而来,自己是否也曾拥有这样的机会? 曾经,爱迪生也是一个“白痴”少年,他的“为什么”常常让老师恼火,后来却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天才。他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想更重要的,不是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因为当年的“为什么”,就是爱迪生的灵感。 在遥远的记忆里,或是阳光跳跃的午后,或是星辉点缀的梦里,一个个想法从心灵的上空忽然闪过,如流星般忽忽划过天空。那个想法如此渺小,如点点萤火,似颤颤烛光,因为微不足道,所以没太重视。于是在这样的思想里我们离平凡越来越近,离伟大越来越远,沦为沧海深处毫无光泽的沙砾。 珍惜自己的灵感,瓦特珍惜了开水沸腾时带给他的刹那灵感,于是改进了蒸汽机,获得了万世铭记;牛顿没有轻视掉落苹果带来的须臾灵感,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成为科学巨人;沃尔特未弃小老鼠带来的一瞬灵感,于是创造出众人喜爱的米老鼠,留名历史;如果毕达戈拉斯不曾珍惜极有节奏的打铁声中迸发的灵感,又怎会认识到音乐的和谐与数字的比率可能相关;倘若凯库勒舍弃了梦中碳原子如蛇般咬住尾巴旋转扭动的灵感,又何来苯酚的六角环状结构。 也许你在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感慨如果当时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可以写出那么动听的生命乐章;也许你在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感慨如果当初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可以画出那么甜美的微笑;也许你在看到冠军拿到沉甸甸的奖牌时,感慨如果当初再坚持一下,也许也可以傲立在最高领奖台。 可是这都只是也许,多年之后,从天才的作品中,我们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灵感。那一刻是愤怒,是遗憾,还是深深的悲哀?是否只有在那时,我们才会知道天才身上那无与伦比的光芒,正是此前所有灵感的积累,只不过被我们随手遗弃了,而天才却时刻珍惜着。 于是我们想起自己也曾拥有并能拥有天才身上的那种光芒,只不过那时它还只是小小的想法,来不及绽放便被我们无知地舍弃和扼杀。是否在经历了无尽的遗憾和失落后,我们才能明白并会珍惜自己的灵感? 珍惜自己的灵感,灵感悄然来临,生命的笔记下它的足迹。不要以为那点灵感实在渺小,便将其舍弃,辽阔的沧海也是由点点雨滴聚集而来;不要认为那点灵感属于自己,别人无法偷走便可以不在乎,天地间万物流动,你放弃的机会不会在原地等待,它会扬帆起航去寻找珍惜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