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国新冠疫情呈现重燃和加剧趋势。欧洲多国单日新增病例屡创新高,美国单日新增病例居高不下,印度、尼泊尔等亚洲国家疫情令人担忧。为减轻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多国调整应对举措,从防疫和提振经济两方面着手,力图维系和巩固前期经济复苏成果。 英国财政部日前宣布,将为因疫情而暂停经营的企业及其员工提供援助金。根据这一计划,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员工,将获得其原工资三分之二的政府援助金,每人每月上限为2100英镑(约合2740美元)。该计划从今年11月开始实施,为期6个月。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再强调,支持经济举措起到了作用,需要继续加码,他多次呼吁加强财政刺激。但美国新的纾困计划迟迟难以出台。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暂停白宫与国会就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进行的谈判。很多国会议员和经济界人士担心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将遭遇挫折。 澳大利亚央行近日透露,为应对29年来首次经济衰退,已开始考虑负利率政策。经济学家预计,澳央行将在10月会议上把利率降至0.1%的新低。 今年8月,印度总理莫迪宣布1.46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以提振低迷的经济,并拨出20亿美元升级卫生系统。分析人士认为,印度政府需要做更多工作,比如,为穷人和其他严重受困群体提供现金补助,但受制于财政条件,印度很难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疫情“二次抬头”,各国趋于收紧防疫措施。不过和疫情初期相比,各国更多考虑加强个人防疫措施,对于“封城”等经济影响较大的措施态度谨慎。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日前表示,欧洲各国对于疫情的倦怠感正在增加,欧盟呼吁各国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保持社交距离重要性的认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表示,在疫情中早期实行封锁禁令可大大减少感染,加快经济复苏。数据表明,疫情期间封锁政策成功降低了感染率。虽然这些政策加快了经济衰退,但这只是短期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