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张京徽 我们应该去反感和谴责的不是“名媛”们的拼单行为,而是文章为吸引眼球,把很可能是进行了虚构和加工的故事加以“非虚构”的伪装,刻意制造矛盾,撕裂不同阶层人群的做法。 10月12日,上海丽思卡尔顿和宝格丽酒店回复新京报记者称,此前关于上海“名媛”群“15人拼单魔都顶级酒店”“40人团外滩观景房”一事,酒店方没有发现类似情况。(《新京报》10月12日) 此事源于一篇名叫《我潜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个月的名媛观察者》的自媒体文章,文章里称收到粉丝投稿,上海有交500元会费就可进群的“上海名媛”微信群,该群的目的就一个字:拼。这个拼不是打拼的拼,而是拼单的拼,在“名媛”们眼中几乎一切皆可拼,从“15人拼单魔都顶级酒店”到“40人团外滩观景房”,甚至连二手的名牌丝袜都有人拼。消息传出,一方面是很多网友表示原来网红们的照片是这样拍出来的,大呼上当;另一方面则是五星级酒店维护品牌忙着撇清自己,把网络再次变成了舆论场。 网友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这些所谓的“名媛”体现了当代女孩子爱慕虚荣好逸恶劳的一面,人应该脚踏实地去生活,做真实的自己;另一派则认为这些女孩子没有去偷去骗,享受自己花钱买到的服务,不仅不应该受到批评甚至还值得提倡。 讨论很激烈,但很多争论的双方,似乎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名媛真实存在吗? 从始至终,没有媒体采访到这些拼团的名媛,哪怕连匿名的采访都没有。唯一的信源是酒店方,但相关酒店已经明确表示“入住酒店需要刷脸和刷身份证,进电梯要刷房卡,不存在拼团订购多人入住的情况”。其实想想就觉得不可能:40个人挤在五星级酒店的一个房间里拍照?就算组织者有这个协调能力,酒店答应吗?40个人挤在一间房里的荒谬场面,只可能存在于周奇墨的脱口秀段子里。 这一个细节的荒谬,就足可令人对整件事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站在文字工作者的角度,这个所谓粉丝的来稿和聊天截图语法完美逻辑清晰文风统一,连个错别字都挑不出来,仿佛是被精心编辑过一样,要说这些聊天文字是“名媛”们随手敲出来的,也不是很让人信服。 更让人诧异的是,既然是微信聊天,可几乎全是文字,没有语音,不仅“名媛”之间聊天如此,哪怕是恋人之间的交流也全是文字,这不符合常理,仿佛是专门为了方便截图而故意不用语音一样。 最大的疑点,就是稍微扒一下这个名叫李中二的公众号就会发现,从《有钱人是如何管理时间的:超越罗志祥的渣男@Jaz王》到这篇写名媛的,所有文章风格差不多,虽然是不同的粉丝投稿发来的聊天截图,但写作风格高度相似,逻辑清晰,语法正确,全是文字交流,给人的感觉不像在聊天,更像是在进行刻意的写作。 当然,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李中二的公号文章为虚构,只是从目前的迹象表明,其虚构的可能性比较大。也许文章里所说的“名媛”这个群体的确存在,但是否有文章中描写的那样夸张并无法确定。 在共享经济成为趋势的当下,适当进行拼单,不仅能刺激消费,而且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应该去反感和谴责的不是“名媛”们的拼单行为,而是文章为吸引眼球,把很可能是进行了虚构和加工的故事加以“非虚构”的伪装,刻意制造矛盾,撕裂不同阶层人群的做法。为“名媛”们该不该拼而争得面红耳赤的网友则大可不必,因为这些名媛不是拼出来的,而很可能是编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