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第A12版:文 化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不一样的大理》不一样的脱贫致富路
5个真实事件讲述着希望和奋斗的故事


    10月27日下午,由导演张杨执导、历时近半年时间精心拍摄制作的脱贫攻坚纪录片《不一样的大理》在大理博纳影城首映。这是讲好大理扶贫故事的一次创新,也是彰显电影工作者社会情怀的一次艺术实践,还是张杨导演大理系列纪录片中的又一部匠心之作,向世人更精彩地呈现大理的另一面、独一处的风景、不一样的篇章。

    《不一样的大理》以第三方的视角、用纪录片的形式讲述大理的精准扶贫故事。半年多来,张杨团队走村入户、跋山涉水,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生活一线,精心挖掘选取了发生在弥渡、剑川、鹤庆、巍山、宾川、洱源的5个真实事件为题材,通过平实的叙事手法和独特的镜头语言,讲述了《花鱼洞的水》《象图的路》《院里院外》《果树爬山》《乡村的希望》5个故事。纪录片以小故事阐述大道理,小视角展现大主题,小单元支撑大格局,生动彰显了扶贫路上的大理精神。这5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大理州山区的村民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克服艰苦条件,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在发掘这些故事的过程中,村民们的回忆与叙述十分令人动容。在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大理山区的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对比曾经生活的艰难,更能使人体会脱贫攻坚成果的来之不易,《不一样的大理》也正是一场情感的共鸣。

    影片结束,张杨以及参演演员上台与观众互动,分享影片制作的一些心路历程。《不一样的大理》让观众记住了那些为大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奋力拼搏的可爱面孔,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到大理的美,并爱上不一样的大理。今天的大理,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贫困群众“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的状况显著改善,走出了一条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齐头并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发展新路子。

    5个故事

    1 《花鱼洞的水》

    表现了弥渡县德苴乡在政府光伏提水工程的支持下,解决了用水难题从而脱贫致富的故事。驻村工作队员协助德苴乡村民实行基层民主,共同管理维护水利设施,村民们有了珍惜爱护水源的意识,也能更好地发展农业种植、养殖业,不再受困于自然条件,德苴乡的未来因为有水而更有希望。

    2 《象图的路》

    通过记录剑川县象图乡象图村和江头新村村民生产生活的日常,表现了他们虽然身处艰苦的自然环境,但在精准扶贫的助力下,过上了富裕的新生活的故事。从没有路到修通了路和桥,与外界增加了沟通,从散居山头到易地搬迁、就近务工,村民们无需背井离乡就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建起的新学校,让象图的孩子都能有书读、有学上。

    3 《院里院外》

    故事发生在鹤庆乔仁甸和巍山阿嘎村,分别讲述了这两个村子的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展庭院经济,从曾经贫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转变为致富带头人的故事。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他们没有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脱贫路径,而是结合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不断发掘自身的优势,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生态脱贫。

    4 《果树爬山》

    故事讲述了大理的“天然温室”宾川县发展大规模水果种植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干旱缺水的宾川土地原本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当地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身体力行,建设提水设施、改良土壤品质,将先进的种植、灌溉技术教给村民,让他们从农民转型为农业工人。宾川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5 《乡村的希望》

    洱海源头的洱源县凤羽镇发展“软乡村、酷农业、融艺术、慢生活”的故事。通过记录隐居在凤羽的几位人物的日常,呈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乡村振兴实验场。在凤羽,有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返乡青年,有打开新天地的农民艺术家,还有放弃城市生活的杂志主编和银行行长,新老凤羽人都在这里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理想,把每一步都走成乡村的希望。   

    本报记者 秦蒙琳 实习生 王玲玲 摄影报道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