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反映 购物后12天才收到货 家住昆明的小杨告诉记者,10月9日,她在网上买了一副耳机,物流显示该快递由圆通快递投递。10日晚上,物流信息上就已经显示“快递已出库并且到达深圳运转中心”,到19日物流信息都一直没有更新,也没有收到快递。后多次询问客服,对方每次的回答都是“快递还在运输中,请耐心等待”,也没有实质性的解决办法。“我最后一次打电话给客服是10月20日,客服当时称快递已到达昆明,会尽快配送。”小杨表示,10月22日,她终于拿到买了12天的东西,购物之路可谓相当曲折。 快递不翼而飞 李女士是一名做微商的家庭主妇,因为带着孩子不方便外出工作,她就去快递柜帮客户寄东西。前几天,她用百世快递帮客户寄按摩枕,结果东西被快递员取走后,却不翼而飞了。客户一直没有收到东西,物流信息也没有显示。“按摩枕价值300多元,从昆明寄到贵阳。快递员取走快递后,我就没关注物流信息,一周后客户找我反映,我才知道快递一直没消息。后来,我问了百世快递的客服好多次,客服才告知我‘快递丢了’。”李女士表示,百世快递虽然按原价赔付费用,却浪费了自己和顾客的时间,特别糟心,而且客户也会觉得购物体验感不好。 同省快递送了5天 “以前同省快递基本都是第二天就到了,这次足足等了5天。”昆明市民赵女士告诉记者,在中秋节节前3天,她大理的朋友通过下关圆通快递站点给她寄了乳扇作为过节礼物,然而却在中秋节后第二天才收到。人家好心好意赶着节日送礼物,却在节后才收到,双方都有些尴尬。赵女士表示,没准时收到快递,自己心里不舒坦,朋友也“干着急”,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业内人士答疑 多重原因导致配送速度慢 相信有网购经历的消费者多多少少都碰到过诸如上述的问题,那么作为服务业,快递为什么会出现配送速度不如从前的局面? 对于送货延误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从事快递行业6年多的左先生认为,首先是在物流分拣的某个环节中一线操作人员疏忽,造成快递漏发错发;其次是物流班车、航班、火车等在途中因特殊原因造成延误晚点;再次,也可能是货物早就送到目的地,由于快递数量不断递增,某些派送点人手、车辆安排紧张或天气原因造成迟迟未能到达收货人手中。 此外,包裹量的快速增加也是影响配送速度的因素之一。 “今年包裹量太大了,平均每天有400多个包裹,通常是采取发取件码短信的方式让居民自主上门取件。”中通快递船房小区代理点顾先生告诉记者,随着包裹数量的增加,今年以来就一直没有派件配送,也没有打电话给顾客,因为快递繁多总会导致配送效率不高。 “我跟朋友接手这个菜鸟驿站两年多了,刚接手时日均单量在500左右,目前日均单量达到700左右,最多时能达1000多单。”在前景路菜鸟驿站工作的小姜告诉记者,从接手到现在明显感觉单量增多,由于铺面较小,每天晚上6点到8点,都有顾客排队拿快递。 篆塘路韵达快递站点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站点主要负责新闻路、篆塘路、新闻南路3条主干路线的快件配送,去年“双11”期间每日的订单派送量在1000件左右,今年明显感觉单量增多了,平时的日均派件量都破千,前段时间还招了两名派件员。 市场分析 快递行业终究将走向“服务战” 在价格战此起彼伏的情况下,快递企业该靠什么取胜? 左先生分析,价格固然很重要,但快递行业终究将走向“服务战”。“在利润最大化面前,快递公司的恶性竞争难以避免,低成本的价格竞争成了救命稻草,很多快递公司处理快件数量很多,但利润很薄,往往有50%的快件利润不到10%。而且一些民营快递企业在经营上不规范,面临经营风险时不堪一击。 在快递公司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价格可能是客户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已经不是最终因素。”左先生表示,无论如何发展,物流行业始终都是服务业的一种,客户体验才是决胜的关键。快递公司要立足,除了价格,更需要依靠服务。 左先生认为,服务业应该给予服务工作者充分的保障。快递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快递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各项保障制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福利政策,增加员工对快递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根本上给予从业者更多的安全感。想让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本报记者 李赛 实习生 杨进取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