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昆明市启动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西山区委、区政府严格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及市创文总指挥部的总体部署,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3年来,改造老旧小区281栋、9279户,提升改造17个集贸市场,办理1.6万个电子养犬证,新建15个停车场、新增6600余个泊位,文明西山更靓丽了。 改造老旧小区9279户 西山区对36个老旧小区开展“微改造”,在提升改造中融入创文元素。与全区居住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签署《居住小区物业服务品质提升承诺书》,加强物业企业监管,指导、督促物业配合街道、社区开展创文工作,形成街道(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四方联动”工作机制,将物业服务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截至目前,全区启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58.91万平方米,涉及281栋、9279户,12个小区(40个院落)。 今年以来,西山区还对瑞丰农贸市场、福地商城农贸市场、三江农贸市场等17个集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新建大商汇市场和云铜时代广场鲜品先市场,惠及超过22.6万名周边群众。 新建扩建8所中小学校 3年来,西山区持续推进文明交通专项提升行动。组织开展了“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当先”“周一文明交通岗”等系列活动。坚持每周一组织辖区100余个文明单位在辖区20个交通路口和30余个公交站台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全区共办理1.6万个电子养犬证。开展文明养犬集中宣传活动,以小区、社区为单位,在入户问卷宣传中,增强犬只办证情况排查。组织社区对未办理犬证的住户进行宣传引导,切实规范全区市民群众文明养犬行为,保障市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 新建15个停车场,新增6600余个停车泊位;实施190项与群众、企业密切相关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优化了群众生活环境,方便群众出行办事;新建扩建8所中、小学校;完成1个街道办、5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4个主城社区的“15分钟生活圈”规范化建设。 实施31个滇池治理项目 治理13条河道环境。建设盘龙江、大观河、船房河、采莲河“美丽河道”,实施车家壁岔沟、小沙沟、郑河路沟、新运粮河等河道水质改善服务项目,新建截流井5座,新建截污管约1.3368公里、河道边沟(加盖板)1680米、检查井739座、支墩598个、沟渠清淤1800立方米,并配套建设一座污水处理站,规模为日处理量6000立方米。 实施31个滇池治理项目。滇池流域削减化学需氧量2742吨、总氮1540吨、总磷60吨。组织西山区巾帼打捞队在船房河、玉带河、大观河、乌龙河、海埂大坝、滇池湖滨生态带等区域开展滇池垃圾、水葫芦、暴发性藻类打捞活动,共计打捞约400吨。 本报记者 张勇 文 西山区政府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