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第A05版:发布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昆明市启动第二轮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试点
7家企业每家日处理300公斤厨余垃圾


米兰园垃圾中转站内处理厨余垃圾的设备

    11月14日,昆明市第二轮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在呈贡区米兰园垃圾中转站内启动。在第一轮试点的基础上,此次参与试点的企业增至7家。

    目前,昆明在垃圾分类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混装混运”“先分后混”等明显现象,群众的参与度、分类准确率等有待提高。为破解垃圾分类,特别是厨余垃圾分类难题,今年7月,昆明市启动了第一轮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经过一个月的试点和专家评估,参与第一轮试点的3家企业在工艺路线、运营成本、试点效果等方面各有特色。在总结第一轮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昆明市城管局修改完善了试点要求,扩大试点规模。在第二轮试点中,共有克林轻工、山东名流、云南乐乐、江苏大泰、上海彩沁、浙江绿华、长沙雷邦等7家企业参与。

    昆明市城管局分类处处长张希胜介绍,第二轮试点中,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高温好氧发酵技术,产生的废渣可以用来堆肥,废水可以达到市政管网的排放标准;另一类是微生物降解技术,直接将厨余垃圾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减量95%左右;第三类是物理杀菌干燥技术,可以减量85%至90%,剩下的废渣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既可以做饲料,又可以做肥料。

    未来一个月的试点期间,7家企业将按照每家每天300公斤厨余垃圾的定量处理方式,比拼处理技术。试点结束后,昆明市城管局将依据相关数据和指标评估,再选取2至3家的技术及设备进行下一步的推广运用。

    本报记者 孙琴霞 摄影报道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