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既然无法说服一个不讲道理的人,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那么对不起,我只能消费你,把你变成一个娱乐化的符号加以调侃。这很欢乐,同时也很悲哀。 最近一段时间,一位69岁的老人,火遍全网。他叫马保国,自封的头衔是,混元形意太极门掌门。从微博到B站,从抖音到知乎,只要村里的网不断,你就一定能刷到马保国。从他约战被揍,到隐退仅一天便高调复出投身影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马保国以一己之力成为顶流,让无数小花鲜肉、经纪公司汗颜。人们起底马保国的身世、买空他的著作、抢注他的商标,一边嘲笑着他的口音和功夫,一边帮他构筑着商业版图。 就算你不知道马保国是谁,你也一定听说过“耗子尾汁”“年轻人不讲武德”等引用率极高的网络句子,这些句子皆出自马保国之口。源于B站上的那个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的视频中,马保国顶着被打肿的眼睛,操着口音浓重的普通话,解释自己被打的原因。由于画面喜感十足,迅速成为现象级的话题。 而在此之前,马保国与人约架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场景,也极具戏剧性,被网友热议过。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马保国想不火都难,他也终于从自封的混元形意太极门掌门、一个形迹可疑的武学大师,摇身一变,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超级网红。 某位社会学家说过,每一个人都有15分钟的走红时间。区别在于,有的人短暂走红便迅速沉寂,而马保国却抓住了风口,利用流量的神奇之力,把这个走红的时间无限延长,并放大了它的效果。这看上去很有些无厘头,毫无逻辑可言。马保国,一位69岁的老人,既无颜值,也无过人的才艺,何德何能可以在这个人人都想当网红的时代异军突起,成为行走的流量包? 但是仔细想想,一切似乎又都在情理之中。在一个过度娱乐化的时代,最大的逻辑可能恰恰就是没有逻辑。就像“窃格瓦拉”周立齐凭借一段“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爆火,并在出狱之后担任某电动车公司联合创始人一样,马保国的走红也是同样的道理,那就是在许多关注他们的网友眼里,他们是活在段子里的人。只要提供了足够多、足够猛的笑料,你就能获得流量,甚至是越夸张、越变形越好,至于真实的你是什么样,网友并不关心。 审美有审美的道理,审丑也有审丑的诉求。从情感上说,蜂拥调侃、戏谑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是件不太厚道也不体面的事情。近年来,各种武学“大师”“掌门人”层出不穷,各自打着响亮的口号,吹嘘着自己的不凡经历,公众对此不仅深表怀疑,而且极度反感。马保国与人约架被揍到满地找牙,可谓丑态百出,至此,“大师”形象轰然倒塌,谎言已然被彻底揭穿。按照正常的思维,事情到此结束,再无言说的必要。 奈何马保国不甘寂寞,强行自辩,于是事情的走向呈现出另一种画风:哪有什么大师,哪有什么“偶像”,说到底都不过是江湖骗子的拙劣伎俩而已。但即便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在利益的裹挟下,似乎也变得无法说得清、道得明,身在其中的人也无意抽身离去,这无异于是在挑战公共常识了。于马保国而言,强辩是生意,是他在江湖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于众多网友而言,既然无法说服一个不讲道理的人,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那么对不起,我只能消费你,把你变成一个娱乐化的符号加以调侃。这很欢乐,同时也很悲哀,用段子来讲道理,用反逻辑的方式来讲逻辑,这更像一种无奈,因为现实中,并不缺少这样的人和事。马保国鼻青脸肿的样子,和他镜头面前侃侃而谈“年轻人不讲武德”,形成了一种戏剧张力,直指这样一种我们都很熟悉的现象: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