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通报了“2020年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据省卫健委副主任、省防治艾滋病局局长陆林介绍,今年我省艾滋病防治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按期实现“三个90%”防控目标,从艾滋病流行重灾区变为艾滋病防控示范区。 艾滋病疫情持续稳中有降 陆林介绍,当前,我省艾滋病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艾滋病疫情持续稳中有降。2020年是实现“三个90%”目标的冲刺之年,全省各地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同时,加大艾滋病防控工作力度。1—10月,检测人数达2820.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41.5%,检测阳性率持续下降,疫情持续稳中有降。 性传播仍为主要的传播途径。2020年1—10月检测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性传播占97.5%,较去年同期增加1.5个百分点;其中异性传播占91.2%,男男同性传播占6.3%。 经注射吸毒传播病例数持续下降。经注射吸毒传播病例占当年检测发现数的比例从2015年的7.0%下降到今年1—10月的1.8%。 继续保持无输血传播,母婴传播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20年母婴传播率下降至1.27%,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母婴传播消除标准(2%以下)。 家庭配偶间传播大幅下降。2020年单阳家庭年新发感染率较2015年下降40.3%,2020年仅为0.43%,即每230个单阳家庭中仅有1人新感染。 按期实现“三个90%”防控目标 在通报会上,陆林介绍了我省艾滋病防控工作进展及成效。 目前,全省共建立艾滋病检测点/实验室6101个,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具备艾滋病检测能力,3464个村/社区和80个社区组织具备艾滋病快速检测能力;全省247个医疗机构可开展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实现了艾滋病检测确诊和治疗不出县的目标,艾滋病咨询检测和治疗的可及性进一步加强。开展了中西医协同治疗艾滋病项目,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覆盖全省16个州(市)。 截至11月底,全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率达90.1%、治疗率达90.5%、治疗有效率达96.3%,已按期实现国务院《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三个90%”目标,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已有86.5%无传染性,艾滋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 此外,今年全省共实施国家级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63个、省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参与防艾项目125个,项目覆盖16个州(市)的68个县(市、区),项目数为历年之最。 2007年,我省率先出台了《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为依法开展艾滋病防控提供了法律保障。2018年,启动了条例修订工作,2020年11月经第十三届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明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报记者 陶彦然 艾子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