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张京徽 有关部门或相关责任单位一次次地把洒水车变成导致交通事故的“帮凶”。说到底,根源是他们的责任心不够。责任心不够,对不当举措所产生的后果也就预判不到位。 11月29日,网友反映山东枣庄部分路段因洒水结冰,不少路人接连滑倒。枣庄市市中区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作出情况说明:将日常作业时间调整到每日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在气温低于2℃时立即全面停止洒水作业。(11月30日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水在零度以下会结冰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正确答案是:纯净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是0℃。这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而且是自然常识范畴。然而在山东枣庄,“水在零度以下会结冰”的常识出了问题。 洒水车冬季夜晚洒水导致路面结冰,使得行人摔倒甚至是导致交通事故的新闻,这些年来不绝于耳:2017年12月2日早,西安市发生38车连撞交通事故,保洁车洒水致路面结冰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2019年12月27日早,河南驻马店市区多路段路面因洒水结冰,市置地公园附近接连发生车辆追尾事故……这样看来,不知道“温度降到零度水会结冰”这个常识的群体不仅是存在于山东枣庄,还有其他城市。 洒水车又叫喷洒车、冲洗车、水罐车、运水车等等,对于维持城市环境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来说,洒水车的身影几乎天天都能见到。晴天的时候,洒水车可以降低扬尘,污染严重的时候,洒水车可以减轻雾霾;干燥的时候,洒水车可以提升空气和道路湿度;甚至雨后,洒水车还可以起到冲洗道路的作用。而且洒水车在冬天,尤其是降雪的时候实际上本应是起到除冰作用的,在水里掺上融雪剂就能融化雪水防止结冰。 然而,本应除冰的洒水车,却成了路面结冰的“帮凶”,制造矛盾:大家都明白,洒水车司机其实是很辛苦的,为这个城市的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另一方面,到底是什么使得他们成为了让路面结冰,甚至是制造交通事故的“帮凶”呢? 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洒水车,会发现其实很多城市的此项业务都外包给了专业的清洁公司。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是好事。但是这样就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很多清洁公司包括洒水在内的业务,是有考核指标的,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多少次(洒水)才算达标。如此,似乎就让人有些明白了:其实没谁愿意在寒冷的冬夜还出门往地上洒水,司机只是遵照规定,完成规定的工作。 我们知道,很多政策在实施之前是不完全知道效果的,它们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去逐步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加以改善以达到最佳效果,比如每个地方自己制定的交规之类的情况。但是在冬夜里洒水,是不需要走这套程序的,因为零度以下水会结冰,这是常识。而媒体报道的枣庄,在让洒水车冬夜里出动的时候可能抱着“先洒一下试试看,万一今晚水的冰点忽然降低了呢”的心态。当然,在枣庄或是驻马店的马路上,水的冰点肯定是不会变的。这也就导致有关部门或相关责任单位一次次地把洒水车变成导致交通事故的“帮凶”。说到底,根源是他们的责任心不够。责任心不够,对不当举措所产生的后果也就预判不到位。 其实,做很多事情并不难,只需要坚持常识。而坚持常识,需要时刻保持责任心,以人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