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据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监测和统计,迁飞到大山包保护区越冬栖息的黑颈鹤数量达到1938只,创造了该保护区从2003年成立并有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12月2日,大海子夜宿点统计到1296只,其他夜宿点因浓雾弥漫停止统计。 据介绍,11月27日,大山包保护区观测到1717只,已是保护区建立以来最多的记录,之后黑颈鹤继续源源不断飞来,30日观测到的1938只黑颈鹤包括大海子湿地1352只、长会口238只、海脑壳湿地283只、殷家碑湿地65只,再创历史最高值。黑颈鹤是国际公认的珍稀濒危动物,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鸟类熊猫”。目前,大山包已成为全国黑颈鹤越冬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中转站和集散地。 观鹤 指南 严禁惊扰黑颈鹤 目前,正是昭通大山包候鸟越冬期,工作人员提醒,即使你只是路过,也必须遵守保护区法律法规,以下几种行为在保护区内是严厉禁止的: (一)禁止进入湿地,靠近、喊叫、追逐等惊扰黑颈鹤行为。 (二)禁止在保护区放飞无人机。 (三)禁止狩猎、捕捞、采药、钓鱼、游泳、潜水等活动。 (四)禁止破坏或者擅自移动自然保护区界标、保护设施。 (五)禁止践踏草甸、采挖草皮、擅自采集野生动植物标本、追逐恐吓野生动物等活动。 (六)禁止在黑颈鹤越冬期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产生其他危害的噪音。 (七)禁止在野外搭建帐篷、烧烤,禁止丢烟头等行为。 (八)禁止其他一切违反保护区管理条例的行为。 本报记者 申时勋 通讯员 王远剑 邵明翠 高远巧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