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的小说里,有一个神秘的“解忧杂货铺”,任何问题在那里都能得到解决。而在楚雄市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也有一个“解忧杂货铺”,他们肩负着辖区常住人口的户口管理工作,每天面对着大量“问题”和“难题”,以及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需审核的户口材料。近日,在这个“解忧杂货铺”里,就有一道“流浪男子没脸回家”的难题,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漂泊4年 11月13日22时,楚雄市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巡逻时,发现一名蓬头垢面的年轻男子,貌似流浪人员。民警上前与该男子交流,发现其思维敏捷、对答如流。但当民警问起身份信息时,该男子始终不愿透露。考虑到已是深夜,民警担心其安全,为其采取消毒、佩戴防护口罩等措施后,将其安顿到辖区救助点。“这中间肯定有什么隐情……”民警说。 为解开心里的“疙瘩”,开发区派出所户政中队民警多次与该男子沟通,希望从交谈中了解到该男子的难言之隐。经过不懈努力,该男子道出实情,原来,他是广西马山县乔利乡人,名叫黄某格,2016年他与家人发生矛盾,便离家出走,离家半年后身份证丢失,一直流浪至今。 “我离家以后,总想混出个人样再回家,可惜一事无成,没脸回去!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会想念我的父母还有姐姐……”离家4年的时间里, 黄某格先后在安徽、重庆、云南等多个地方打过工。由于没有学历、技术,他只能靠卖苦力打零工为生。后来身份证丢了,只能靠流浪度日。 联系家人 听了黄某格的述说,民警第一个想法就是帮他找到家人。民警通过系统查询,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黄某格的家人。深入交谈后,民警发现黄某格对于回家还有些顾虑,便通过微信和其姐姐商量,最后黄某格的姐姐写了一封信给他,希望他看到信后尽快回家。 经过民警多方协调,11月24日,黄某格拿到了补办的身份证、姐姐的来信,以及家人为其转账的4000元现金。但此时的黄某格还是一言不发,眉头紧锁。“别不开心了,等我们下班后陪你一起去买新手机……”一名民警说。当天下午6点,该民警陪黄某格去店里购买手机。购买手机的过程中,4年没用过手机的黄某格非常开心,并一直问智能手机的用法。 全家团聚 买完手机后,民警邀约黄某格一起吃晚餐。在吃饭过程中,民警不时试探黄某格内心想法,还帮助他注册了微信,并教他如何使用。黄某格在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上家人后,倔强的他在民警面前哭了起来。 “姐,我想你们了,我明天就回来。这里的警察对我很好,给我办了新的身份证,陪我买了手机,还请我吃饭,我明天就回来……”黄某格哭着说。 11月25日,黄某格乘飞机回到了广西。当天下午,黄某格将一张全家团聚后拍的照片发到了民警微信上,再一次向民警们道谢。 本报记者 马雯 文 云南省公安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