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民生 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入滇23载交靓丽答卷 入滇23年来,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始终围绕云南发展战略,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服务本土企业发展;推进转型发展,“投行+商行”以更精准的解决方案拓宽综合金融服务边界;优化个人业务服务体验满足百姓所需,数字化转型重构传统金融服务;践行社会责任,深耕普惠金融,服务绿色发展,倾力金融扶贫。该行现已发展为覆盖昆明、大理、红河、玉溪并辐射全省的服务体系,形成了资产质量稳、经营管理优、发展后劲足的良好态势。 今年9月末,各项指标在全省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排名前列,资产规模519.69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470.17亿元,贷款余额458.89亿元,不良贷款率0.73%,多年保持零案件、零风险事件及较高监管评级。 扎根云岭热土 做服务实体经济的“深耕者” 该行重点围绕我省“八大重点产业”“三张牌”“五网建设”“新基建”等项目给予金融支持,为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物流、城市交通等基建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超百亿元。并为我省工业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环保搬迁转型升级项目提供项目融资支持;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治理等产业的支持力度。与云天化签订《产业数字供应链金融战略合作协议》;成功落地分行首笔证租通、中企云链等业务;助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加快融入国际资本市场。 聚力六稳六保 做深耕普惠金融的“践行者” 在疫情下,该行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持续强化金融服务与信贷支持,开辟绿色通道,加强续贷服务,延缓还款期,加强对受困企业的征信保护,推出“复工贷”“排忧贷”“放心贷”等抗疫专项产品,助力企业脱困。 成立信贷工厂,推出“普惠龙E贷”,实行远程实地见证、远程合同签署等无接触式金融服务,助力小微企业。 现已为近百户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超2亿元;两增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5.36亿元,增长率70%,超额完成“两增两控”监管指标,完成率排云南省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 推进转型发展 做拓宽金融服务边界的“探索者” 该行聚焦核心客户、战略客户、基础 客户,持续推进“商行+投行”服务体系与品牌建设,优化“贷、承、投、顾”服务链,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化金融服务。 今年初,为中国铜业承销的2020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创2017年来我省同期限债券最低发行利率。 并推出多项创新线上业务场景应用,如:医保电子凭证,云南花卉产业线上+线下“花拍”平台获客渠道,首家“场景化智慧服务网点”等。 今年来,该行投资银行主要业务量破百亿,金融市场托管规模破千亿;个人存款站稳“百亿”,个贷投放屡创新高,超历史最高年度增量。 践行社会责任 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推动者” 该行多措并举,优先支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及符合产业、项目精准扶贫的贷款需求;鼓励发放涉农贷款、棚户区改造贷款;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小微贷款投放力度;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金融活水及时输送。 建立定期走访调研、驻点专职扶贫干部工作报告等多项机制;由党委书记带头,班子成员分赴挂钩扶贫点开展现场调研。 自2016年起,累计投入扶贫捐赠 资金340万元;于今年,进一步加大新增扶贫捐赠资金投入至135万元,助力挂钩扶贫村实现脱贫。 夯实发展基础 做稳而优的精品银行“缔造者” 该行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上下齐心,实现党建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为分行业务快速稳健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通过开发“员工风险画像系统”、开展案防工作培训、“合规知识问答闯关” 活动、制作行为禁令漫画、《基层机构案防管理人员实务手册》等,夯实基础,降风险,促业务稳定发展。 强调 “诚信、规范、高效、进取”的企业文化,对干部员工实施分层培养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站在新起点,该行秉承稳健经营的理念,坚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效率,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钟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