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2020“针心针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动,面向社会征集爱心志愿者编织手套、围巾、帽子等物资,帮助孩子们抵御寒冷,为孩子们送上温暖。活动启动后,受到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已经有10位阿姨报名。作为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合伙人,蒋岩也第一时间加入到活动中,帮忙寻找急需被帮助的学校,曲靖陆良县古都邑小学就是其中一所。 陆良古都邑小学212名学生 有39人是建档立卡户 古都邑小学位于曲靖市陆良县古都邑村委会古都邑村,海拔2000多米,属典型的高寒山区。一入秋,气温骤降,这里早晚温度均不超过10℃;到了冬天,这里气温常在0℃左右。 古都邑村距离陆良县城50多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彝汉杂居地,也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山区贫困村。这里经济结构单一,以种植烤烟为主,大部分家庭收入微薄。目前,全村建档立卡户、边缘户有60多户158人。 坐落在村里的古都邑小学现有在校学生212人,有39人是建档立卡户。其中,有1户建档立卡有5个子女在校就读。多数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或在家却忙于生计,学生均寄宿在学校。 入秋以来,早寒晚冷,学校已尽力为他们准备洗脸、洗脚的热水,但孩子们单薄的衣服,冰冷的床铺仍然无法抵御山里秋天的阵阵寒意。 他穿着单薄的衣服 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冬 小洁今年10岁,是古都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因父母离异,小洁跟着母亲一起生活。担负家庭重任的母亲,不得不把小洁留在外公家。小洁深知母亲的艰辛,把对母亲的思念化作学习的动力,在学校刻苦学习,获得的奖状挂满墙壁。在家里,她主动承担起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成为得力的小帮手,洗碗、喂猪、干农活……艰苦的生活并没有压垮她,反而使她更加懂事。 每一个寒冬,小洁都是穿着单薄衣服熬过的。她家到学校有4公里多的距离,“看着她被寒风吹得红红的小脸蛋和瑟瑟发抖的身影,我很心疼。”小洁的老师说。 9岁的小林现在古都邑小学读三年级,父母靠种玉米、烤烟等农作物维持生计,农忙间隙也去打零工增加收入,属于建档立卡户。全家人住在2间破旧的房子里,除了供兄妹3人上学,父母还要赡养两位老人,给本就贫困的家庭增加了沉重的生活负担。 从上学开始,小林就比较懂事,学习刻苦、认真,他立志长大了要努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小林没有像样的鞋,没有棉衣棉裤,弱小的身躯在寒风中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冬…… 不止是小洁和小林,古都邑小学的很多学生也都是这样。 互动 领毛线织衣物 可领面东东面馆免费使用券 “针心针意”暖冬行动发起以来,“春城晚报暖冬行动小组”收集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在昆明篆新农贸市场里有一家面东东面馆,在得知“针心针意”暖冬行动后,也第一时间参与进来。面东东面馆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一位参加“针心针意”暖冬行动的爱心市民,可以领取一张面东东面馆的免费使用券。 面东东面馆是昆明市东川区的一个扶贫项目。3年前,东川区铜都街道成立了扶贫创业产业园,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发展小吃产业。很多贫困户在小吃店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有13人通过面馆实现了脱贫。 此次春城晚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的“针心针意”暖冬行动,也将有一部分围巾、帽子会送到东川区的一些贫困学生手中。 这样参与 我们提供针线邀你来编织 这几天,我省多地出现“断崖式”降温,贫困、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将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向你发出诚挚邀请,请你来一起编织厚实的手套、保暖的围巾、舒适的帽子,帮助孩子们抵御寒冷的侵袭。有意向参与的读者可联系春城晚报领取毛线,并按时完成编织,以便后续打包送出。“春城晚报暖冬行动小组”鼓励每一位参与活动的爱心人士亲手书写祝福卡,夹在自己编织的手套、帽子、围巾中,一起送到孩子们手上。 为了汇聚更多社会爱心力量参与,活动同时接受社会直接捐赠棉衣、帽子、手套、围巾、文具等物资。(注:暂不接受旧衣物捐赠) 领取针线或捐赠物资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337号云南日报大楼806室 收件人:杨露 联系电话:18487510962 本报记者 杨露 实习生 田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