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第A15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孩子、家长、教师,都需要减负

    媒体观点

    孩子的教育就像一场球赛,每个人在各自的位置上配合好,而不是给队友“添乱”,才能赢下比赛。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前段时间,一位小学生家长因为不堪批改作业的压力“怒退”家长群上了热搜。这起事件引发的风波已经过去,但这位家长提出的问题,还留在舆论场:“为什么叫我帮忙批改作业?”

    12月10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对于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个问题,教育部的态度是一贯的、坚决的”。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从家长批改作业,到家长退群,反映出的问题是相通的:当前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的关系混乱、职责不清,非但不能形成合力,反而互相干扰。

    早在去年7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关于给家长布置作业的问题,一定要坚决治理;这次再强调“发现一起,严处一起”——态度很明确,话也说得比较重了。结合近期多地都出台相关规定严禁学校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这其中的治理信号很明确——家校权责关系,是时候回到正轨了。

    批改学生作业,本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但近些年,这项工作莫名其妙地落到家长肩头的现象,却在不断增多。有人说,是家长群让教师向家长布置作业更方便了,但这可能只是表象。

    一方面,学校的作业不仅数量多,而且花样多,这就迫使老师找家长来“分担”;另一方面,教师很忙,家长也很忙,这样的“分担”不仅不可行,而且有可能造成家校之间的误会与矛盾。对此,恐怕就需要从减少教师的非本职工作任务入手,通过给教师减压来给家长减负。

    所以,教育部门的最新表态中,有些表述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间;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重新厘清家校关系,也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家长不应该批改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充当“甩手掌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就是一体两面,少了任何一方的支持,教育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今天的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待很高,社会的教育焦虑也普遍存在。越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越应该划定科学、明确的“楚河汉界”。家长该干啥、老师该干啥,大家必须心里有数,这样才能为孩子、家长、教师共同减负,也能避免教育焦虑情绪的蔓延。

    不让家长为孩子批改作业,只是当下工作的第一步。比如,家长群到底要不要建?孩子完成不了的手工作业,只能由家长代劳吗?很多问题依然困扰着家长、教师和孩子,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但标准总可以明确:让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孩子的教育就像一场球赛,每个人在各自的位置上配合好,而不是给队友“添乱”,才能赢下比赛。 据澎湃新闻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