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近年在省内开展了多次公益义诊活动,与智善公益基金会、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合作,为贫困百姓提供医疗救助,使基层老百姓受惠,并免费为患者做手术。“医生要亲力亲为,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省一院骨科主任陆声教授说:“开展公益义诊和医疗救助,旨在减轻低收入患者经济负担,让他们尽早获得医治,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社会问题,让更多患者建立生活信心,恢复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回报社会。” 公益义诊5000群众受益 云南地处边疆,在脱贫攻坚当中,怎样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呢?省一院骨科主任陆声教授说:“我们开展了很多公益活动,每次到一个地方都要开展义诊。在义诊的同时,还免费为患者做手术。” 2019年6月以来,省一院骨科共主办了12场公益义诊活动,在省内义诊中,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次。 救助青少年脊柱畸形患者 脊柱畸形中较为多发的是脊柱侧弯。该病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严重者不仅仅是躯干变形,还会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按照1‰的发病率推算,云南仅青少年特发脊柱畸形,每年就有4万人左右,其中大约有4000人需要手术。 “但是,还有很多本有希望手术恢复健康的患者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科普宣传了解脊柱畸形,今后云南省的脊柱畸形患者能够在省内得到救治,不需要跑到外省去做手术了。”陆声教授说:“因为云南山区多,很多患者及家属对该病没有科学认知,还有一些是因为贫困拿不出手术费被耽误了。” 为了让更多的脊柱畸形患者能够更早地得到救助,省一院骨科与智善公益基金会合作,一年的时间,就为53名低收入脊柱畸形患者进行了手术救助,捐助善款达74.6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很多脊柱畸形的青少年因病致残、因残返贫的状况。 援助老年脊柱关节病患者 云南是脊柱关节类疾病高发区,该类疾病不仅致残率较高,且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很多老年人不了解退行性脊柱和关节病治疗的进展,有很多误区,比如怕手术失败瘫痪、手术风险大。现在的治疗手段不断微创化已经使该类手术非常的安全及规范化。 为了让老年脊柱关节患者最大程度地改善生活质量,2020年6月,省一院骨科启动“白求恩·老年脊柱关节关爱援助项目”,凝聚优秀骨科医疗专家团队,通过开展预防宣教、义诊筛查、畸形矫正手术等活动,对脊柱和关节出现问题的老年人进行救助。目前,已经救治25名患者,帮扶他们获得新生,恢复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脱贫,安享晚年。 “我们不光是在昆明做,还在州市做,并且派出最好的医生去免费帮助当地做。”陆声教授表示,“我们会把这件事情坚持做下去,还要把这种公益态度传递出去,让更多的医生参与到公益行动当中来。” 本报记者 王劲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