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昆明农信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跟政策导向,在发放支农贷款、支持中小微企业、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不遗余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地方金融企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不忘初心 加大力度服务三农 “给我授信30万元,有了这笔备用金,以后我致富创业更加有信心了。”这是今年8月在昆明市宜良县九乡乡麦地冲村由昆明市农信社举行的“乡村振兴整村授信示范村”授牌仪式上,村民代表的发言。 麦地冲村是一个有50户、171人的小山村。长期以来,这个村庄以单一种植业为主,导致经济发展缓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麦地冲村成为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区之一,先后打造了以彩色稻田为依托的插秧节、山歌节等各类节庆活动,逐渐成为旅游新亮点、网红村。今年以来,昆明市农信社以整村授信为抓手,为该村50户农户共授信1050万元,有效缓解了村民创业资金短缺之急。 同时,昆明农信还为麦地冲村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大学生返乡创业贷”“乡村振兴民宿贷”等,在村里设立了“普惠金融村级服务站”,利用e滇农信电商平台和农信社客户资源优势打造电商体验点,积极推荐展示当地特色旅游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创收。 据了解,昆明农信今年进一步强化了与昆明市委农办、市金融办的沟通合作,共同制定了《昆明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力争到2022年,全市农信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涉农资金投放不低于260亿元,保持昆明地区市场份额第一。通过持续强化资源倾斜与投入,充分发挥“支农支小”主力军的作用。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市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489.45亿元,实现持续增长,金融服务“三农”成效明显。 稳产保供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在疫情暴发的特殊背景下,昆明农信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信贷投放工作。截至2020年11月末,累计支持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企业名单内重点企业99户,贷款金额78.35亿元;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投放的工作部署,发放14217笔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贷款金额19.56亿元;累计为732笔共计37.61亿元贷款办理了延期还本;积极运用政府贴息政策,扎实做好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等专项扶持类贷款的投放,着力做好保就业、稳就业工作。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市农信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等余额达8.14亿元。 为支持省市重点战略落实和重点项目建设,助推云南和昆明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等重点发展战略,多年来,昆明农信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对呈澄高速、富那高速、官渡区市政道路、联大立交、滇池蓄水池、昆明公交集团等多个省、市重点项目进行支持;同时,加强和七彩云南古滇养生苑、云南电网、云南电力配售公司、神农集团、斗南国际花卉产业集团建设等项目的合作,更扩大了银政、银企合作广度、力度和深度。截至2020年11月末,昆明农信“五网”建设贷款余额85.04亿元,“四个一百” 重点项目贷款余额10.24亿元,“八大产业”贷款余额53.47亿元,“三张牌”贷款余额22.93亿元。另一方面,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国有企业质效,2020年制定了《昆明市农村信用社提升省、市国有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方案》,组合运用贷款、债券等方式,全力满足国有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截至2020年11月末,累计为91户国有企业、集团及其子公司企业授信503.37亿元。 强化担当 脱贫攻坚注入“金融力量” 近年来,昆明农信强化担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入贯彻落实金融扶贫政策,为脱贫攻坚注入“金融力量”。 截至2020年11月末,昆明农信已为昆明市9.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了客户信息或经济档案,覆盖面达100%。 自2016年开始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以来,全市农信社累计发放4.32万户,金额19.32亿元,发放总量占全市各金融机构发放总量的99%。 昆明农信坚持深挖细作,充分考虑区域差异,依托各县、各村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特色贷款品种,在此过程中,“鲜花贷”“彩虹贷”“惠果贷”“惠烟贷”“金牛贷”“金蒜贷”等产品应运而出,为助力农户脱贫致富,支持昆明地区“一县一域”“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战略发展注入了动力。 昆明农信以覆盖全市各县(区)、乡镇、村社300余网点的服务优势,打通基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形成了“基本业务不出村、金融服务全天候”的普惠金融服务格局,将金融服务真正送到了村村社社、送到了老百姓身边。 下一步,昆明农信将继续积极履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努力为昆明实现“六稳”“六保”工作目标,加快建设成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更坚实的保障。本报记者 李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