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乾 在昆明打工的儿子邀我去住一段时间,为他写几幅字,他要装裱后挂在新买的房间里。我说住一段时间可以,写字就勉为其难了。我有几个同事,字写得龙飞凤舞,我可请他们写几幅。儿子说,别人的字再好都不要,只要你的,你已是年近古稀的人了,说不定哪天就走了,我想留个念头。 挂了电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3年前生死线上的一次经历又浮现在眼前。 那天晚上,我像平常一样深夜12点才睡,不久便酣然进入梦乡。大约凌晨3点左右,我感到呼吸困难,心里憋得慌。我没有心脏病,不是其症状。我知道是头歪在枕头一侧,气流不畅所致。我想叫睡在厢房与孙女作伴的老伴,只要她将我的头摆正,气流就顺畅了,然而喊不出声;我想敲枕头旁的玻璃窗,只要女儿听见响声,我就得救了,然而四肢动弹不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吸越来越困难,心里憋得生疼。尽管气若游丝,濒临死亡,头脑却十分清醒。我知道今晚谁也救不了自己,心里不由一阵悲哀。这不是我贪生怕死,而是不想今晚就死。我年轻时有许多梦想,当诗人、作家、出书……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就这样两手空空走了,不是白活了吗?一种求生的本能促使我默念着:“快醒、快醒!”好几次呼吸困难,我就是念着“快醒”醒来的。也许是精诚所至,死神让开吧,忽然“噗”的一声,我长吁一口气,终于醒了。犹如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心儿“咚咚咚”地跳个不停,额上还有一层细密的冷汗。好险啊!我差点见不到明天的太阳,见不到两个可爱的小孙女了。 是活下去的念头救了我,但我留下什么念头呢?活在子孙心中! 曾仕强说:“人要永生,只有活在子孙心中,别无他途。”每个人都是后世子孙的祖先,是生命链中的重要一环。即便什么事也没做,单凭这点,就值得子孙铭记。只要常常被子孙提起,虽死犹生。 虽活在子孙心中也难,但不论怎么难,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为大半生的辛勤付出,为太多的挫折磨难,为那些瓜菜半年粮的艰苦日子,抓住岁月的尾巴,做一回命运的主人。做喜欢的事,吃喜欢的美食,穿喜欢的服装,看喜欢的风景。只要留下一本书,一幅画,一支歌,一段老有所为的佳话,就是留给子孙的最好念头。 (作者原工作单位:永平县职业高级中学,6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