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报报道了昆明驾考培训将迎来重大改革(详见12月11日A05版)的消息,引起了市民热议:驾校准备好了吗?未来学车价格会上涨吗?能否有效遏制驾培行业乱象? 近日,记者走访了昆明已完成设备安装的驾校了解到,除了学员要计时打卡外,教练员也需同步打卡,录入的学时才有效。省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协会会长朱俊杰分析,改革后,无场地的“打卡驾校”和一些逃避监管的教练车将逐渐被清退出市场。随着驾校管理更加规范化,学车收费也将更加透明,与现在的正规收费标准相比,价格上涨幅度不会太大。 观察 数读驾培 截至2020年12月 全省共有驾培机构766家,教练车27976辆,从业人员30043人 按照每辆车每年培训60名学员估算,全省驾校年培训能力达到180万人 (数据来自云南省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协会) 多知道点 打卡驾校 昆明部分驾校除了培训自己驾校的学员,还通过为其他驾校教练员办理学员报名考试,来收取代报名的费用,这种驾校也被行业内称为“打卡驾校”。 挂靠车 从驾校与教练员的关系来看,目前昆明驾校与教练员之间有三种合作关系。第一种是驾培机构自建场地、购买教练车,按照相关规定与教练员签订劳动合同、购买五险并按时为教练员发放工资。这种模式中,驾校运营成本最高,但是管理也最为规范;第二种模式中,教练员向驾校承包教练车,每月缴纳一定的承包费,由教练员自己负责车辆的盈亏;第三种方式则是由教练员自购车辆,挂靠驾校,每月向驾校缴纳一定金额的管理费。 “虽然有三种模式,但大部分教练车都属于第三种模式中的挂靠车。”有业内人士说,这种模式带来的问题是教练员没有招收学员的渠道,因此驾培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专门招收学员的平台驾校。平台驾校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招收学员后,再将学员以更低的价格转至教练员手中。而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为了降低车辆的成本,要么使用非正规车辆,要么在非正规场地带学员训练,要么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向学员增加“二次收费”,引发诸多投诉。 到了考试时,教练员按人头交费,通过“打卡驾校”为学员报名考试。在这样的模式下,挂靠车的教练员逐渐脱离了驾校和政府部门的监管。 学车经历 练车场地不固定 遭遇多次收费 今年5月,昆明市民陈女士终于拿到了驾照。回忆起学车的经历,她直称“糟心”。陈女士说:“当时驾校有优惠,2人一起报名的话,每人的报名费只需2000多元,包括学车的费用和一次补考的考试费。”她告诉记者,当时选择这家驾校的2个主要原因是:训练时间灵活、训练场地离家较近。 之后,陈女士遭遇训练场地多次变化。而更让她糟心的是,虽然看起来报名费不高,但后面产生了多次收费。 陈女士告诉记者,科目三训练时,教练带着出来跑长途,每次要花个两三百块钱。最远的一次,跑到了晋宁,交了400块。 在经历了2次科目二、4次科目三考试后,陈女士终于拿到了驾照。陈女士算了一笔账,除1000余元补考费用外,她被教练以各种名目加收的费用达4000余元。 影响 教练车逃避监管将被清退出市场 驾考培训新规实施在即,将对当前的驾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对此,云南省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协会会长朱俊杰表示,驾培机构和监管部门有了学时对接系统之后,每一次打卡都要同步记录学员、驾校、车辆、场地及教练员的信息。这意味着,一名学员在驾校报名后,只有在该校教练员的指导下,使用该校的教练车在该校场地上训练,录入的学时才有效。因此,对于那些租赁场地开展训练的驾校,或是市场上存在的“打卡驾校”,将逐渐被管理更加规范的驾校取代。更重要的是,那些逃避驾校监管、在非正规场地训练的教练车,有很大可能将被清退出驾考培训市场。新规让驾考培训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都得到更大提升。 预计新规实施后学费会小幅上涨 新规中明确,驾培机构可以自由选择一次性收费、分阶段收费和计时收费三种收费方式。对于驾培机构来说,规范化的管理意味着管理成本的上升,那么改革后学车的费用是否会大幅上涨? 朱俊杰分析,对于大部分驾培机构来说,三种收费方式中,驾校应该更倾向于一次性收费。即使是分阶段收费,也不会分得特别细。如果是采取计时收费,意味着驾校的管理成本将直线飙升。“而一次性收费更有利于驾校日常管理和教练员时间的分配。驾校只有将管理成本降下来,才有时间提升培训质量。”他说。 朱俊杰表示,在精算成本后,目前昆明管理规范的驾培机构学车的价位大多在4500元至5000元,低于这个价格,很有可能会出现后续“二次收费”的情况。未来随着管理的更加规范化,他预计驾考培训改革后,学车费用有可能会小幅上涨,但与现在的正规收费标准相比,价格上涨幅度不会太大。 关注 驾校准备好了吗?有驾校已安装新的打卡设备 驾考培训新规出台后,昆明的驾校开始陆续按规定更新设备。近日,记者在位于湖滨路的昆明易达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看到,场地上所有的训练车都安装了新的打卡设备。除了人脸识别外,还有活体检测设备。 “这些打卡设备不止针对学员,也包括教练员。”云南省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协会副监事长、昆明安鑫机动车驾驶培训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少昆说。他介绍,在学员通过人脸识别和活体检测打卡的同时,教练员也需要重复相同的步骤来打卡。只有学员和教练员一起打卡,才能计算为有效学时。为了避免教练员疲劳工作,教练员每天的打卡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如果超时工作,学时也将被认为无效。 今后如何选驾校?将推出平台让学员明白消费 朱俊杰表示,随着本次全省驾考培训改革,云南省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协会也将从行业协会的角度出台自律政策,督促会员单位加大自律的力度。他说:“我们将利用学时对接产生的数据,打造驾考培训服务的新平台,并向市民公开。”他表示,行业协会将通过平台公布驾校安全事故率、投诉率、驾校合格率、教练的个人合格率等数据。学员通过平台可以查询这些公开数据,选择自己心仪的驾校和教练。 平台运行成熟后,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为教练员评定星级。同时,根据教练员星级制定不同的培训收费价格。让市民在学车时,可以顺利找到良心驾校、良心教练员,并做到明白消费。 本报记者 孙琴霞 文 龙宇丹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