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以数据的形式,向社会通报了全省检察机关2020年1至11月业务工作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1至11月,云南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6261人,决定起诉70202人。 立办公益诉讼案件4407件 在民事检察方面,1至11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民事监督案件13817件,同比上升47.1%。 全省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协助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监督”活动,1至11月,共受理支持起诉案件7107件,居全国第1位。帮助农民工等人群兑现被拖欠工资报酬5258.69万元。 全省检察机关在相关州市部署开展为期两年半的金沙江流域(云南段)和九大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专项监督行动,立办公益诉讼案件4407件,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整治。同时,与省林草、生态环境部门联合部署开展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办理涉及亚洲象、林麝、红豆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360余件。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双向保护,1至11月,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性侵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1362件1936人,起诉1861件3220人,其中,起诉侵害留守儿童犯罪98件125人。 积极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1至11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司法救助申请1019件,发放救助810件1036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053.158万元。其中,救助扶贫对象429人,发放救助金408.117万元。 逮捕黑恶势力“保护伞”20人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至11月,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涉黑恶犯罪嫌疑人589人,决定起诉5900人,对黑恶势力“保护伞”逮捕20人、起诉88人。 切实做好涉疫情检察业务工作。截至11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涉疫情防控刑事案件152件218人,批准逮捕121件160人;受理审查起诉261件332人;省检察院挂牌督办案件3件4人。依法严厉惩治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起诉742人。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刑事检察方面,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扶贫领域涉案财物快速返还机制,促使扶贫资金尽快用到“刀刃”上。1至11月,全省检察机关对危害金融安全类犯罪起诉845人,对涉及扶贫资金和其他影响扶贫工作犯罪起诉74人,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犯罪起诉2818人。民事行政检察方面,共提出涉三大攻坚战检察建议697件,同期被采纳639件。公益诉讼检察方面,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907件。 本报记者 林舒佳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