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天姝 说到写作文,好多孩子抓头、家长摇头。 翻看作文选,背诵网络范文, 报送各种作文补习班成了孩子们学习写作文的主要手段。 写作文真的那么难吗? 我看不然。 其实,写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们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自然没有好的文章。 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走好写作第一步——积累素材。 有趣的素材 来源于学校生活 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孩子们提供大量的习作素材: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不同主题的校园广播,精彩紧张的校园运动会,充满乐趣的春秋游……虽然不是每天都发生这样可以写的“大事”,但在生活中的“小事”里藏着更加丰富的写作素材。 这天放完学,看到儿子在教室里咬着笔,脸朝天花板,四仰着躺在凳子上。我上前去问原因,他一挺身子,坐直就开始抱怨:“老师天天让写话,我已经没什么可写的了!”说完,身子一摊,躺回去了。“怎么会没有写的?写写今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没有!”“写写今天你遇到的困难。”“没有!”“写写你今天的小红花是怎么得的!”“就是表现好呗,没特别的理由。”不论我说什么,他都是一副写不出的样子!“算了,算了,你到操场玩一会吧!”一听这话,他来了精神:“真的?”“当然,但是你要带着任务,找找看,校园里有没有你之前没有发现的事物,回来讲给我听!”“没问题!哈哈……”走廊里回荡的是他轻快的脚步声。没过多久,儿子回来了,滔滔不绝地向我“汇报”:学校添了三台牛奶机;体育老师刚刚跨栏好帅啊;花园里的树上趴着一只黑虫子;隔壁社区传来老奶奶唱歌的声音……“收获很多嘛,选一个素材,完成今天的写话。”我一边笑一边走出教室。 生活再平常,都有不平常的素材。每天我会让孩子们利用中午的“三静”时间、午休时间以及睡觉之前的时间,回忆一下学校生活,将他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反刍”,这样有利于积累素材。 生动的素材 来源于家庭生活 相信有很多老师会有这样的感受,只要写《我的妈妈》,多数学生写:我生病了,妈妈背我去医院,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又偏偏没有车,雨水加上妈妈的汗水深深感动着我,我病好了,妈妈却病倒了……只要写《我的爸爸》,多数学生写:下雨了,爸爸来学校接我,回到家一看,我身上干干净净,爸爸半个身子都湿了……只要写《我学会了××》,很多学生写:学会了骑自行车、学会了炒蛋炒饭……生活真的如此枯燥吗?素材真的如此单一吗?自然不是。 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参与到家庭决策之中。比如家里要添置新物,不妨和孩子商量一下,选什么款式,什么型号,选它们的理由是什么。过年要置办年货,带着孩子一起列清单、采买,让孩子参与其中,素材自然就丰富起来了。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与家人不断交流,同时要平等地表达观点。在交流过程中,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都是孩子积累素材的过程。多观察身边人、生活的变化,用眼睛发现、用心去记录点点滴滴,这样的作文素材是真实的,充满生活味的。生活有多丰富多彩,素材就可以多丰富多彩,文章也就可以多丰富多彩。 特别的素材 来源于社会生活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电视里、手机中、大街上,到处都是新鲜的素材:社会中不文明的现象等待孩子们去发表观点;旅游中的奇闻异事等着孩子们去记录;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等着孩子们去发现;未来世界的样子等着孩子们去想象……出门的时候,带上一个方便携带的本子,是一个不错的习惯,遇到有价值的信息,有用的素材,随手记录下来。 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就是如此,每次外出游玩或是访亲会友时,都会随身带一个袋子,看到什么新鲜的事儿,美丽的景儿,立刻用笔记下来,有的得句,有的成诗,写好后投进袋子里。长此以往,他的诗作获得很高的成就,人们也将他随身带的那个袋子称为“诗袋”。无独有偶,唐代诗人李贺,也是喜欢出门背一个“锦囊”,他细心观察沿途的自然风光,每每想到佳句,就马上写在纸条上,放进锦囊中,回家以后,将字条倒出来,进行再加工。正是因为他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才使得作品流传千古。 这样的“诗袋”“锦囊”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有一个。 丰富的素材 来源于课内外读物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是基于阅读的。”杜甫也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此看来,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海量的阅读可以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同时更是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之一。 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可以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例如描写秋天时,可以用:“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表达时光流逝,可以用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抒发向上的情感,可以用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课外的读物,为孩子打开了更广阔的一片天地。《为动物设计名片》的习作中,我感受到了科普类书籍带给孩子们的智慧;《未来的交通工具》这一习作中,我感受到了科幻书带给孩子们的影响;《创编童话故事》的习作中,我看到了安徒生、格林童话的影子…… 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有价值的素材,可以及时摘抄和记录,也可以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章后面。好的阅读材料加上有效的素材积累,不愁写不出好的文章。 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用心感受周围的事物,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积极采访调查感兴趣的话题,坚持记录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写出的文章自然会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