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疫情影响,速冻食品销量获得了惊人的增长。据ECdataway数据威数据,在2020年2月到11月,天猫平台上的海鲜丸类、煎饼/手抓饼/馅饼、包点/面点/油条油炸类、年糕/糍粑、水饺/馄饨、汤圆/元宵、海鲜丸类品类(多为速冻食品),平均销售额同比增长431%,平均销量同比增长332%。那么,昆明的速冻食品市场如何呢?速冻食品为何突然受到关注?近日,记者走访家乐福(广福店)和沃尔玛(前兴路店)了解到,市面上速冻食品种类繁多、品类较为齐全,购买人群覆盖老中青。 速冻食品种类繁多 1月4日,记者来到家乐福超市,速冻食品区很大,种类较为齐全,其中有肥牛卷、羊肉卷、五花肉、鱼丸等火锅类食材,叉烧包、奶香馒头、红糖方糕、红糖糍粑等早餐类食材,牛排、鸡柳、羊肉串等烧烤和休闲食品类食材。 就汤圆而言,食材方面,有黄米、紫米、白米等;口味方面,包括核桃、芝麻、苏子、花生、水果、香芋等。同样,包子、馒头、水饺等种类也是花样百出,还专门推出了儿童水饺、奶黄包等。沃尔玛超市内同样陈列着丰富多样的速冻食品,下午4点,陆续有市民前来选购。 “我们上半年速冻食品的销量增长特别迅猛,销量增长最高时达到300%到500%,2020年跟2019年相比平均增长了33%。”昆明家乐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负责人说,速冻食品销量暴增,主要受疫情、“懒人经济”和“单身经济”的影响,当下,单身和懒宅是众多80后、90后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而速冻食品的方便、速食则恰好满足了年轻人对于美食的基本需求:不用出门、不用做饭、制作简单,甚至还能满足年轻人的正式一餐的仪式感。 记者通过淘宝网搜索关键词“速冻饺子”发现,销量排名前三的均为月销量1万+。此外,油条、汤圆、牛排、丸子等速冻食品均俏销。 走向年轻人的餐桌 据CBNData与天猫发布的《线上方便速食行业趋势洞察报告》,80后、90后年轻人已成为线上方便速食的消费主力军。 刘女士是一名90后单身女性,她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工作比较忙,经常早上不吃早餐,又懒得做晚饭,长期吃外卖导致她不久前得了肠胃炎,医生建议她按时吃饭,还要注重营养。后来她去超市买了些牛排、饺子、汤圆、油条、丸子、薯条等速冻食品,早餐吃点汤圆和饺子,晚饭煎点牛排煮点面,偶尔煮煮火锅或炸些最爱吃的薯条。“一个人做饭常常吃不完,倒了又觉得可惜,加之又不爱下厨,家里时不时备点速冻食品,真的特别方便。”刘女士说。 “平时下厨,我只会简单地煮碗面或做一份炒饭。速冻食品能满足我基本的生活需求,像饺子、馄饨、灌汤包等,不但口感不错,口味也比较多。”1995年出生的小林告诉记者,“平时本来就很忙,休息时就喜欢宅在家看看电影和书。下厨需要买菜、洗菜、洗碗、煮饭等,太麻烦,不如做速冻食品快速、便捷,并且速冻食品品类多、口味也多。” “泡面、外卖、速冻食品……我身边不少年轻人的一日三餐就靠这些。”1997年的小杨说。他告诉记者,自己刚参加工作,又不太会做饭,平时通常吃各种速冻食品。 记者采访了多名90后年轻消费者,他们均表示速冻食品是家里的刚需,冰淇淋、饺子、汤圆、馒头、牛排、手抓饼、南瓜饼等,会经常出现在购买清单中。 连线医生 速冻食品营养吗 什么是速冻食品?据百度百科显示,速冻食品是指在短时间内将食物降至-18℃以下低温,从而无需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最大限度保存食品营养和口感,而且在这样的低温下,微生物基本上不会繁殖。 那么,速冻食品的营养如何呢?是否能长期取代一日三餐? 云大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翁敏表示,速冻食品的快速冻结对细胞组织不造成破环,解冻时营养液不会流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营养物质。冷冻一年的青豆抗坏血酸的含量只会降低20%,相比之下,如果让青豆在室温下保存一周,则会降低55%,另外,冷冻后的青豆还会比新鲜的青豆含有更多的胡萝卜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无忌惮地吃速冻食品。美国心脏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速冻食品加工肉类中,约有40%到70%含有磷酸盐添加剂,而过量摄入磷酸盐,会导致人不想运动,还会降低燃烧脂肪的能力,可能会导致食用人群变懒和肥胖。 本报记者 李赛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