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丽 那个阴阴的午后,大发正卧在沙发上看书,费明冒冒失失地撞进来。费明一看见大发就嚷:“李副局长果然是清官,我送他的一包钱被他毫不客气地扔到了门外。”费明说着说着眼神黯淡下来,两只脚敲击着地板,又嘟嘟囔囔道:“我咋这么倒霉呢?偏偏遇到了一清官,看来我儿子分配工作的事又泡汤了。” 看着神情沮丧的费明,大发皱起眉头,拍着桌子嚷道:“谁让你贸然去找李局长的?你和李局长熟吗?现在事办不成了才来找我,有点晚了。”看大发气急的样子,费明不知所措,沉思一会,他弯下腰,小心翼翼递给大发一根烟,谄媚地笑:“大发哥,你人称‘活诸葛’,一定有法子挽回局面的,对不对?你就帮帮我吧。” 费明又是点烟又是给大发揉肩膀,折腾了好一会,等大发脸色缓和下来,他不失时机地从衣兜里掏出一沓钱拍在桌子上,又弹弹旁边的包,哀求大发:“你就帮帮我吧,你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也不忘。”见火候拿捏得差不多了,大发呷口茶,慢腾腾地说:“好吧,我试试,你回家等消息吧。” 一周后,大发粗声大气地给费明打电话:“事办成了,你儿子下周一就可以去报到了,而你……”费明心领神会地回答:“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请客、请客。”于是,一顿好吃好喝招待后,费明又花去了1000多元。这不是花双份的钱吗?费明想想心里挺不平衡的,但李局长不买他的账,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不久,县里做一个民意测试,大家都公认李局长清正廉洁。为此,李局长得到上级表彰并很快被提拔,成了单位的一把手。然而,费明却不开心,他想,以后找李局长办事恐怕更难了。 让费明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李局长搬进了费明所在的小区,费明觉得这是大好时机,他一定要把握住,争取和李局长多亲近。打听到李局长爱下象棋,费明有事没事就去李局长家陪李局长下棋。费明与李局长下棋从不多说什么,只是想法哄李局长开心。时间长了,李局长和费明有了感情,李局长曾豪迈地说:“老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有什么困难尽管提,我一定帮你。” 李局长和费明的感情越来越好,成了无话不谈的兄弟。有次,李局长喝高了,他含糊不清地对费明说:“兄弟,我深谙为官之道,从不接收陌生人或不熟悉人的钱和物,这才是我名利双收的主要原因啊!” 费明听得一肚子不舒服,脸上笑得僵硬,只得附和着:“那是、那是。”得知李局长做官的秘诀后,费明开始当起了中间人,他为那些和李局长不熟悉的人牵线搭桥,从中收取好处费。时间长了,费明的腰包和大发一样鼓起来了。 忽一日,李局长把费明和大发叫来,深情款款地说:“我要调到新的城市了,真舍不得你们。”说着,李局长伸出肥厚的手掌摩挲费明的背,费明的泪立即掉下来了。李局长也惺惺相惜地掉了几滴泪,然后挺着大肚子一摇一摆地离开了,费明和大发在后面哭得惊天动地,都在心里想:“李局长这一去,是断了我们的财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