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1月5日进入“小寒”节气,当天昆明出现了入冬以来的最高气温22.1℃。这是典型的“锋前增温”现象,冷空气一来,就把暖湿气流挤得堆积在了部分集中的区域。从1月8日至11日,我省连续经历了两波寒潮,昆明主城区的最高气温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从20℃以上跌至0℃附近。 1月12日 昆明主城区雨夹雪转阴 气温-1~5℃ 4次寒潮 2020年 12月20日6时 昆明主城区的气温只有2.5℃。 2020年 12月30日14时 昆明主城区的气温仅有5℃,较2020年12月29日同期下降14.4℃。 2021年 1月8日9时 昆明主城区的气温仅有2.6℃,和1月7日同一时段相比下降16.9℃。 2021年 1月11日7时 昆明主城区的气温跌破0℃,仅有零下1.9℃。 昆明主城区 气温跌破了0℃ 寒潮带来“头皮雪” 1月8日是“三九”的头一天,这一波寒潮天气的到来,正印证了“小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以昆明主城区为例,24小时气温下降了9℃,日最低气温仅有2.2℃。经历了1月9日到10日上午的短暂升温后,10日晚上开启了第二波寒潮天气过程。 1月10日8时至11日8时,昭通北部、曲靖南部、文山、昆明南部、楚雄南部、玉溪东部、红河南部、普洱南部、西双版纳阴有小雨局部中雨。其中,镇雄、永善、威信、大关、彝良、昭阳区、鲁甸、文山市、太华山、砚山、西畴、丘北、会泽、师宗、马龙、富源、麒麟区、沾益、陆良、泸西出现小雪或雨夹雪,罗平出现冻雨。 截至11日18时,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先后发布了61条寒潮预警信息。省气象台11日8时45分将寒潮蓝色预警升级为寒潮黄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昭通、曲靖、文山、红河、玉溪、昆明、楚雄东部日平均气温将下降到4℃以下,且最低气温低于1℃。昭通、曲靖、文山北部、昆明中东部、红河东北部将出现雨夹雪或小雪。 根据中央气象台24小时实况显示,11日凌晨3点开始,昆明主城区气温跌破了0℃,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7时,仅有-1.9℃。直到16时,昆明主城区的气温才重新回到0℃。“除了气温之外,体感温度还会受到风速、湿度和日照的影响。”省气象局服务首席郭荣芬说。据统计,当气温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体感温度会下降6~8℃。 持续的阴冷天气,却没有让望眼欲穿的小伙伴们等来昆明的雪。11日12时30分左右,昆明主城区开始下雪了,星星点点。有网友调侃:虽然小如“头皮屑”,但四舍五入也算是下雪了。 由于这次过程中暖湿气流不够强劲,昆明主城区以雨夹雪或零星小雪为主。不少小伙伴疑惑,冷空气单凭一己之力不能掀起一场大雪吗?对此,郭荣芬解释说,仅凭冷空气单打独斗,带来的雨雪天气范围不是很广,要有暖湿气流的配合才会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这次冷空气强度太大了,暖湿气流太弱,两者没有达到势均力敌的状态,所以降雪的量级不大。”郭荣芬说。昆明中部以东以及滇东北地区是雪下得最集中的地方,而昆明周边,例如轿子雪山这样的高海拔区域的降雪对于冬季的云南来说已经是常态。 为何这么冷 小寒胜大寒 常见不稀罕 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从1952年到2016年,昆明出现降雪的天数是148天。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以后,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昆明连续4年出现了降雪。2013年12月19日,昆明最低气温下降至-3.6℃;2014年1月23日,昆明主城区最低气温降至-1.8℃;在2016年1月23日开始的寒潮天气过程中,昆明0℃以下的低温持续了52个小时,打破了30年来的记录。 从去年12月18日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云南先后经历了4次寒潮天气过程。冷空气为何如此频繁?郭荣芬解释说,这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拉尼娜(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的助推导致了冬季冷空气频繁,雨雪天气增多的情况。“全球变暖后,北极冰川融化形成了更多的冷气团,冷空气南下的频率也增加了。”郭荣芬说。 从近30年的气象资料来看,云南在“小寒”节气期间,平均降水量为12毫米,降水分布南多北少,平均雨日为2.6天。全省平均气温9.6℃,最高气温17℃,最低气温5℃,平均日照时数93个小时。据统计,在小寒期间,昆明平均气温低于大寒。因此“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这样的场景在昆明的确是存在的。 气温将回升 明起昆明最高温将回升至两位数 今天午后,昆明主城区气温将有小幅回升。省气象台预计,今日,昆明主城区雨夹雪转阴,气温-1~5℃。全省范围内,昭通南部、曲靖、昆明、玉溪北部、文山北部、红河北部、楚雄东部、丽江东部雨夹雪(小雪)转阴,迪庆多云有阵雪,其他地区阴冷、局部有小雨。从昆明市气象台最新预报看,从13日开始,昆明将进入升温通道,最高气温将回升至两位数。 本报记者 孙琴霞 实习生 李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