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思家 对老师们来说,三尺讲台一直是主战场。但疫情之下的2020年,为了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老师们把战场搬到了云端之上,学用软件、学直播、学着适应镜头。老师们纷纷变“主播”,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这段特殊的时期,成为师生们最难忘的一段记忆。 讲台搬到云端 老师们多种尝试 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昆明各所中小学纷纷开始线上教学。 2月10日,初三高三学生率先在云端开课。其中,高三毕业班由昆明市教育体育局统筹组织实施,组织名师专家团队,录制专题教学课堂。第一次云端开课,老师们有些紧张,但也非常用心。云大附中星耀学校教科室副主任王宏瑜在开课首日为高三学生上了第一堂语文课,一堂90分钟的专题复习课,做课件她就花了整整两天时间。 2月24日是昆明中小学原定的春季学期开学日子。疫情之下,同学们不能返回校园。但一早,多所中小学通过线上方式如期为学生们安排了一场特殊又难忘的开学典礼。学生们像往常上学一样,一大早便起床做好了准备,整整齐齐地穿上校服,少先队员们还系上了红领巾。升国旗、奏国歌、校长致辞……线上开学典礼,同样仪式感满满。 从讲台到云端,对老师们来说都是一次挑战。结合各校实际,昆明多所中小学的老师们进行了不一样的尝试。 2月24日至4月24日,五华区大观小学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推出了44期“大观学子云学习”系列课程,全校955名同学和51名教师全员参与,近千个家庭积极配合。大观小学每天推出的课程主题都不同,《抗疫当前,爱国永远是进行时》《敬一个最标准的队礼》《云端学习,做最好的自己》《宅家需要时间管理》《大数据让你我相连》《关于口罩的故事》等线上课程,包括了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学识修养三个层面,围绕“小我与大我”“小我与他人”“小我与社会”“小我与自然”四个方面让学生在宅家期间的学习也丰富多彩。 大观小学校长马莹华说,为了开展云上教学,大观小学组织了13名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做好学科融合,前期设计和准备就花了半个月。提前一周左右,大观小学就制作好下一周要推送的内容。 由于重返校园的日子一直没有确定,许多学生非常想见到自己的老师,4月7日,大观小学特意推出了一期《师情,话意》。“如果要给2020的春天一个注解,那一定是——其味无穷的努力奋斗,情感激荡的生命体验。”这一期微信公众号推送上,放上了全校所有老师的近照,每一位老师都写下了想对学生说的话。学生也通过线上方式与老师互动,在“留言板”上纷纷写下了对老师的想念和感谢。 变身主播上课 直播间充满挑战 疫情之下,小学老师纷纷尝试多种形式的云端课程,中学老师则几乎变身“主播”,学着面对屏幕给学生上课。 老师们都没想到,自己的第一次直播会是上网课。没有三尺讲台,也没有黑板和投影,老师面对的只有一个闪亮的电脑屏幕。线上教学都要讲哪些内容?如何保证屏幕另一端的学生注意力集中?不能面对面又该如何与学生互动?……第一次把讲台搬到云端的老师们,做了很多探索。 云大附中星耀学校初三年级组长、英语老师姚雪丹说,那段时间很艰难,但回过去看,发现大家原来做了那么多事,是一段想起来就会热泪盈眶的经历。 姚雪丹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教师,对52岁的她来说,学用软件给学生上网课并不轻松。“对于老教师,上网课是非常新的事情。学校提前组织了多次培训,我要一点一点地去学,没有年轻老师上手快。”线上开学第一课,姚雪丹要在年级上发表讲话。除了做PPT,她还要查阅各种背景资料,并提前录好音频。“当时对我来说真的好难,开学第一课的讲话录了一个星期。” 直播上课也充满了挑战。姚雪丹说:“上网课时灯光要注意,家里的背景环境要考虑,网络也有要求。我上第一堂英语课时就是由于家里网络不好,只上了半节,后面赶紧换了一个路由器加强信号。我还专门买了头戴式耳机,让声音更加清晰,完全就像主播一样在上课。” 为了保证线上教学的效果,姚雪丹想了多种办法。担心有的孩子在家里不专心,她专门安排了多位老师在不同时段进到直播间,配合科任老师一起监督学生。除了自己的课,姚雪丹也会经常进入到其他老师的直播间。“一方面看到年级组长进来,老师和学生都会更认真。另一方面我也可以和年轻老师学习直播间的不同功能,还学会了在iPad上写板书。”此外,各班还举行了“云班会”。学生们在家里大秀才艺,并通过网络互相鼓励,走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2月21日,姚雪丹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线上平台对工作时间进行的统计:2月10日~14日,她处理了151次工作会话,总共花了98分钟,最晚时间在周三深夜11:22;2月17日~21日,她处理了393次工作会话,总共花了518分钟,最晚时间在周二深夜11:42。“网课对学生、家长难;对老师来说,也不容易!发个图,纪念一下!”姚雪丹说。 学生更懂感恩 老师也收获成长 春暖花开,疫情渐散。2020年3月23日,云南省高三年级、初三年级的学生结束线上学习,沉寂已久的校园又响起了琅琅读书声。开学首日,昆一中党委书记、昆一中西山学校校长高富英寄语学生:“每一张安静的书桌都来之不易”。4月20日,初高中其他年级学生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4月26日,小学四、五、六年级正式开学;5月6日,小学一、二、三年级开学。 历经漫长的等待,终于重回校园,学生和老师都多了许多感触。2020年一段特殊的经历,学生们更加懂得感恩。开学第一天,大观小学让学生们在一张特别的奖状上写下2020年春天最想感激、致敬的人。六年级2班学生唐悦庭把对老师的感恩融在了一首小诗里:“赞美您,辛勤的园丁,隔着屏幕能感受到您疫情期间为我们的付出。云端课堂,真情互动,精心备课,默默耕耘,是您成就了最美的花朵。” 2020年,学生们在经历疫情中成长,老师们同样有所收获。马莹华说:“信息化教学是必须的,通过这次尝试,许多老师明白了自己必须要改变。回归正常教学后,老师们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高。” 昆一中西山学校教师陈晓敏说:“因为疫情,老师开起了直播。虽然困难重重,但都一一克服,赶上了时代大潮。这段特殊的经历,让许多老师开始深入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次疫情使我深刻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科内容,还要给他们关于生命的教育、关于爱国的教育、关于正义的教育。” 姚雪丹还清晰地记得开学那天,回到学校,同学之间、老师之间都更加亲热,坐在教室里上课,同学们更加珍惜,而老师们也在改变。虽然已经回归正常教育教学,许多老师仍旧会使用线上平台。“现在孩子们进入初三了,老师和家长需要更多交流。老师发现学生有问题,就会开线上家长会,及时和家长沟通。不少老师也会利用平台,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姚雪丹的手机里,存了许多线上教学期间的照片、视频,以及老师们当时制作的美篇。这届学生毕业时,姚雪丹打算制作一份光盘,放进线上教学期间留下的印记。“大家一起走过的这段路,老师和学生都意想不到,也成为了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当时的大家都非常努力,齐心协力把网课上好,这是2020年很令人感动和怀念的事情。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