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交所对*ST金钰作出终止上市决定,曾经的“翡翠第一股”成为2021年A股第一家退市公司。*ST金钰在退市新规发布前已触及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面值的退市条件,公司将按上交所原有业务规定进入30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股价涨跌幅为10%,整理期结束后将被摘牌。 曾经的“翡翠第一股” *ST金钰是国内翡翠行业上市公司,被誉为翡翠第一股。其创始人赵兴龙曾是云南首富,人称“赌石大王”。2015年7月,其股价曾摸高至20.45元/股(前复权价),市值一度接近280亿元,成为当时的大牛股。 但随后曝出公司造假,2016年、2017年年度报告等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存在虚假记载行为,证监会对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行政处罚,上交所对公司和有关责任人公开谴责。公司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亏损,2019年审计报表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由此,*ST金钰退市并不意外。 记者注意到*ST金钰自2020年11月25日至12月22日,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触及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19年4月修订)》第14.3.1条第(五)项规定的终止上市的情形。2021年1月13日上交所根据有关规定,正式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一批劣质公司会被退市 记者关注到,上交所于2020年12月31日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等规定,出台了退市新规。 此轮退市制度改革已经落地,证监会和交易所优化退市指标,简化退市程序,提高退市效率,严打规避退市。退市新规发布后,部分绩差、ST个股股价纷纷下跌,显示出退市制度改革的力度。 据统计,截至1月13日收盘,沪深两市有92家(不含已进退市整理期的股票)公司股价低于2元,有12家公司股价低于1元。近两年来随着注册制大踏步迈进,壳公司的价值不断下降,此次*ST金钰触发面值退市,正是市场生态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未来交易类退市可能走向常态化。 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姜小勇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已经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和严重违法违规的公司没有“应退尽退”,既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也聚集了风险,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监管公信力。今后,退市常态化将成为大趋势,一批存量劣质公司会加速适时退市。 专家表示,退市制度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健康成长的关键抓手之一。资本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平台,只有优胜劣汰、有进有出,才能推动价值投资,优化资源配置。注册制是放开市场的“入口”,将资源配置的决策权交还给市场。市场平台能否高效率运行、风清气正和奖优罚劣,还取决于能否打开“出口”,让劣质公司及时退市。本报记者 赵丹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