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商家固然有一定的自由定价权,但自由不是任性,任何商品的定价都不能偏离正常、合理的范围,诚信经营,尊重消费者,才是立于市场不败地位的王道。 一条“一个馒头售价21元”的热搜,让知名餐饮品牌西贝成为众矢之的。1月13日,记者分别致电西贝莜面村双井店和朝阳大悦城店,两店均有这款馒头在售,售价分别为21元和19元,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馒头“莫名其妙就火了”。业内人士认为,西贝的菜品价格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很大原因就是消费者对菜品的价值认知与菜品的实际成本产生冲突。同时,西贝也应反思餐厅定位和价格策略,给消费者更好的价值体验。(《新京报》1月13日) 恕我孤陋寡闻,此前并不知道西贝是何方神圣,还以为是某种贝类。百度一下才知道,西贝原来是一家餐饮集团,旗下的主打品牌西贝莜面村主营中式休闲正餐,是西北菜的杰出代表。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在全国40多个城市拥有200多家门店,员工16000多人,每年为5000万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看样子,西贝即为“西北”的谐音,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事实上,西贝多次因为价格问题被网友热议。2020年4月,西贝被消费者发现菜品涨价,一份面筋就40多元,一份牛肉土豆条将近80元,被指疫情期间涨价有“薅消费者羊毛”之嫌。此番“一个馒头售价21元”冲上热搜,更是让西贝破圈而出,收获了不小的曝光度。 很少有一种家常食物,因为价格高而引发广泛争议,西贝馒头做到了。位列大众点评“北京馒头菜品榜第一名”的宫门口,一个馒头售价仅为1元。对比之下,西贝馒头价格之高,明显已经突破了大众的心理预期。因此,有网友认为,21元一个就是“扰乱物价体系”,“这简直就是小品里的‘宫廷玉液酒’,应该被查处。”还有网友觉得,西贝被吐槽不光是因为定价贵,更重要的是因为“贵还不好吃”。 我倒没有这些网友这般愤愤不平,毕竟对不熟悉的事物,我不会妄下判断。我只是好奇:21元一个的西贝馒头究竟有何神奇之处?从网友发出的图片看,其实很平常,与普通馒头并无明显区别。西贝官方网上商城的商品配料表显示,这款馒头包含了小麦粉、水、牛奶、碳酸钠和酵母,似乎也没有什么独家秘方。那么,西贝馒头何以敢标出21元的天价呢?它的自信从何而来? 西贝公关总监给出了答案,他表示,西贝在菜品的选材上很严苛,在选材、运输、用料等方面,餐厅背后的确产生了很高的成本。价格问题其实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背后有一些食材的故事,可能消费者还缺乏对西贝的一个认知。提炼一下中心思想,所谓选材、运输、用料都是铺垫,这段话的精髓在于“故事”两个字,也就是说西贝馒头贵就贵在它是一个有“故事”的馒头。 这让我茅塞顿开,第一次对馒头这种食品有了文化层面的认识。以前我们找朋友喝酒,可以说:我有故事,你有酒吗?以后建议改成:我有酒,你有西贝馒头吗? 以上当然只是玩笑,我真正想说的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商家固然有一定的自由定价权,但自由不是任性,任何商品的定价都不能偏离正常、合理的范围,诚信经营,尊重消费者,才是立于市场不败地位的王道。21元一个的馒头当然没几个人买得下手、吃得下口,商家的真正用意显然也不在于牟利,而在于借机炒作,打响西贝这个品牌。短时间内,这种拙劣的炒作因为猎奇效应,或者能斩获一些流量和关注,但长远来看,必然会遭到消费者的反感和厌弃。尤其是对一个知名品牌来说,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