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已有10余株300至500年树龄的古树相继死亡。因保护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昆明还有不少古树名木因缺乏规范的管理保护正不断消亡。市政协委员、市森林资源管理总站主任工程师徐学杰等两人建议,应尽快将《昆明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纳入昆明市立法计划,切实保护昆明的古树名木。 根据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市林业和草原局数据,2018年昆明市域内记录的古树名木有58563株,昙华寺的优昙树、海口林场的油橄榄等,为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虽然昆明市曾出台过《昆明市城镇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办法》《昆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等多部办法、措施,保护管理全市内古树名木,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发挥实际作用。近年来,一批珍贵古树死亡,如盘龙区、嵩明县等区域内300至500年树龄的山茶花狮子头已死亡10余株;嵩明县500年树龄的厚皮香、安宁市曹溪寺的元梅、晋宁区盘龙寺内650年树龄的云南山茶松子鳞均已死亡。 对此,徐学杰等两人建议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昆明市立法计划,尽快制定出台《昆明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为保护古树名木提供可操作性的措施、标准和办法,并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上升到保护文物、保护生态、保护历史的高度,更好地保护全市古树名木。 本报记者 张勇 夏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