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科技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它只有建立在理想状况下,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对技术的运用不能僵化,尤其是服务性的窗口部门,需要考虑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近日,有广州市民发现,通过“广东民政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进行离婚登记预约时,出现“剩余预约量”为零,导致无法预约办理离婚登记的情况。随后,“广州2月离婚名额已全部约满”话题引发热议,冲上热搜。令人诧异的是,由于广州2月离婚名额已全部约满,网络上还有黄牛提供离婚预约代抢服务。代抢商家称,600元可代抢预约名额,未抢到可全额退款。(2月3日《每日经济新闻》) 黄牛还真是社会资源供需状况的晴雨表,哪里有资源供应不足,哪里就有黄牛。车票难买,有黄牛;网红奶茶难买,有黄牛;现在就连预约离婚,都有黄牛代办。黄牛的强行插入,让离婚这件原本严肃且略带悲伤的事情,平添了一丝滑稽的色彩。 离个婚真的有这么难吗?针对“广州2月离婚名额已全部约满”“每天名额上限330个”等话题,广州市民政局回应称,网上离婚登记“号满”不代表无法办理离婚,群众可通过拨打12349或婚姻登记处咨询电话实行电话预约,也可直接到现场预约轮候办理。此外,网上预约通常会有很多人既不到现场办理也不取消,导致预约号被占用,以2020年12月份为例,全市离婚登记网上预约4716对,其中到场办理的只有2372对。 个人觉得,广州市民政局这个回应有点甩锅的意思。先看第一点,除了网上预约登记之外,群众还可以通过拨打咨询电话预约,以及现场预约轮候办理。看上去似乎是有多种选择,但如果这些渠道都是畅通且高效的,黄牛也就没有多少存在的空间。几个办理通道实际上也是彼此冲突的。既然有了预约名额上限,为什么还有现场办理?群众怎么知道现场就一定能办呢?还有政策上的不统一。比如广州越秀区婚姻登记处就表示,只能通过网上预约办理,究竟以谁的说法为准? 再看第二点,“全市离婚登记网上预约4716对,其中到场办理的只有2372对”,接近一半的人明明已经网上预约登记,但因为种种原因又没有到现场办理,确实有滥用公共资源之嫌。但问题是,面对如此低的“到场率”,民政部门至少应该有政策预案,或者根据现场办理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否则会造成公共资源的进一步浪费,大量的离婚诉求得不到满足,而民政部门的业务量却远远没有饱和。 网上预约办事,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一个缩影。但要知道,科技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它只有建立在理想状况下,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比如网上预约,这是最低层的技术应用,但它要想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就必须以人人都讲信用,都按规则办事为前提条件,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对技术的运用就不能僵化,甚至过度依赖。尤其是服务性的窗口部门,需要考虑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黄牛代抢离婚名额的怪事,某种意义上说也与政策衔接有关。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从2021年1月1日起,婚姻登记当事人需要办理离婚登记的,须先预约办理离婚登记申请,取得《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且30天“冷静期”届满后,直接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离婚冷静期”的实施,有利于避免冲动型离婚,促进社会和谐。但同时也意味着,以前办理离婚只需要申请一次,而现在需要预约一次,再申请一次,民政部门的工作量增加了整整一倍。面对新政实施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民政部门如果有所准备,提前做出调整,断不会出现“无婚可离”的现象,说到底,这是对工作效能的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