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善行云岭,风雨兼程。云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始终秉持“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福利彩票发行宗旨,建立健全福利彩票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走出了一条因公益而生、秉公信而立、执公正而行的特色公益发展之路,在促进云南福利彩票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让更多群众共享福彩发展成果。 从第一张福利彩票发行至今,全省福利彩票累计销售额超过800亿元,筹集公益金254亿元。其中,全省电脑型福利彩票截至今年5月31日,累计销售额达637亿余元,筹集公益金213亿余元,累计为国家代缴个人所得税超过12亿元,电脑福利彩票已成为我省福利彩票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社会福利、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为促进就业、带动产业、弘扬慈善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 快速发展 积极打造云岭福彩新品牌 2001年6月8日,云南福彩开始发行电脑型福利彩票,启动了云南福彩快速发展的按钮。这一年,“云南风采”30选7电脑型福利彩票正式发行,后又调整为34选7;2002年1月和6月新增29选7游戏、22选5游戏。 2003年2月16日,第一个全国联合销售的电脑福利彩票“双色球”开始在全国发行,标志着电脑福利彩票品牌时代的到来,云南福彩成为全国首批联销省市。2004年,云、贵、川三省福利彩票推出“好运彩”(37选7)、“天天乐”(22选5)联合销售,云南电脑福利彩票开始进入全国联合销售和地方联合销售发展时期。2005年1月1日,云南福彩加入第二个全国联合销售的电脑福利彩票3D游戏。2012年至今,3D游戏的年销量一直保持全国排名第一。 2007年元旦,七乐彩上市,进一步丰富了云南电脑福利彩票的玩法,并与双色球、3D游戏共同形成了大中小互补的品牌结构。 2010年至2011年,云南福彩先后推出了快速视频开奖游戏时时彩和快乐十分(根据财政部规定已停止销售);2021年1月8日,全新基诺型游戏“快乐8”在云南上市。至此,云南省电脑福利彩票形成了双色球、3D、七乐彩、“快乐8”等乐透数字型、基诺型品牌游戏相互支撑、满足不同彩民需求的市场格局。 辛勤耕耘 年销售额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电脑福利彩票发行伊始,云南福彩就高度重视网络规模建设,完善全省销售网点分布。截至5月,全省投注机数量已从2001年的1100台扩充到2021年的7000余台,构建了遍布全省城乡的销售网络,每年为上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在完善销售网点的同时,云南福彩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每年在全省范围内按计划开展对福彩销售网点业主、销售人员的营销技巧培训工作。同时,云南福彩每年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和基础建设,树立为彩民服务、为站点服务意识,全面提升各部门管理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在严格的彩票发行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水平保障下,云南福彩彩票销售出现质的飞跃,年销售额从2001年的2.4亿元到2008年的20亿元,再到2018年的81.35亿元,逐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彩票造福 为上万人提供就业岗位 一张张中奖彩票,改变的不仅是云岭彩民的生活,更是他们热爱生活、回报社会的心态。在双色球第2009141期开奖中,云南一彩民独中10注一等奖,收获奖金5601万元,并向希望工程捐赠120万元。 腾冲某销售网点的业主刁国鑫夫妇于2007年4月,在省、市福彩中心的关心支持下开了一间投注站,经多年经营,彩票销售越做越好,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积极参加福彩组织的各类活动,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儿童,捐赠衣物、物资到乡镇贫困人家庭,向受灾地区捐款捐物等。 彩票造福不仅体现在幸运的彩民身上,在云南电脑福利彩票销售20年间,云南福彩中心在全省开设的7000多家福利彩票销售网点共为上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大爱无疆 资助兴办福利事业项目 20年来,云南省福利彩票忠实履行“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将筹集到的公益金专项用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其中包括有“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艾滋遗孤救助安置计划”“蓝天计划”“霞光计划等”等项目,改建、扩建了大批敬老院、福利院,部分公益金还用于残疾人事业、城乡基本医疗救助等。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资助兴办各类福利事业项目数以万计。 不仅如此,云南省福利彩票积极投身抗震救灾、捐资助学。2007年向全国残运会筹委会先后投入4131万元;在汶川“5·12”地震中踊跃捐款,并连续2年开展筹集“福彩赈灾公益金”专项彩票销售活动;连续10多年开展“福彩公益金助学活动”,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6000余人,资助公益金达1200万余元;中福彩中心和云南福彩先后向云南旱灾灾区捐赠价值100万元大米,并向盈江、鲁甸地震灾区捐款。 公益金的合理分配使用有力促进了云南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极大保障了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困难群体利益,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报记者 刘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