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7月21日 星期三
第A15版:副刊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1年07月21日 星期三
掌故
古人也爱冰淇淋

    □ 闵卓

    在路面能煎鸡蛋的炎炎夏日,冰淇淋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事实上,古人也爱冰淇淋。

    唐代有一种甜品叫做“酥山”,也叫“苏合山”,几乎是原始版本的现代冰淇淋。“酥”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到中原的一种乳制品,与如今的奶油、黄油类似,它是制作“酥山”的主要原料。“酥山”的制作首先是将“酥”融化成奶滴状,然后让其在器皿上慢慢堆积成一座“小山”,再放入冰窖或者冰鉴中冷藏成形,有些富裕人家还会在“酥山”的周围摆上一些小水果和装饰品,让“酥山”看起来更加可口。

    宋朝诗人杨万里就是“酥山”的忠实粉丝,他曾在《咏酥》一诗中云:“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总之一个字——爽。

    到了元代,“酥山”经过皇家厨师进一步改进,成了宫廷必备的夏日消暑冷饮——“冰酪”,“冰酪”冰冻以后,跟现代冰淇淋已经十分接近。“色映金盘分外近,恩兼冰酪赐来初。”诗人陈基感念皇帝赏赐“冰酪”的恩典,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说明在这一时期,“冰酪”版的冰淇淋更多只有身份地位较高的人才能享受到。有趣的是,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中曾提到将“冰酪”的制作方法带回老家,这或许与后来西方冰淇淋的流行有一些妙不可言的缘分。

    古时冰淇淋的制作有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冰冻,但由于古代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人们使用的冰块绝大多数都是自然冰,这使得冰冻的成本较高,且受地理环境严重制约,冰淇淋并不能被全国各地百姓普遍享用到。哪怕到了清朝,藏冰业高度发展,冰价暴跌,南方百姓还是不那么容易体会到“透心凉”的乐趣,因为人工制冰产出的冰和从北方运来的冰块远远不能满足南方百姓的夏日制作冰淇淋的需求。

    如今,现代人吃冰淇淋,不分白天夜晚,南方北方,因为到处都能买到,就算不想下楼,手机上也能轻松解决,科技的发展,从吃冰淇淋这件小事上可见一斑。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