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对于广大观众而言,成绩好时大声喝彩,成绩不好,理智分析客观评价,让体育回归初心,这才是值得鼓励的“观赛姿势”。 关注奥运的你,有没有发现本届网友不再唯金牌论了?评论区风格大转。 26日,中国代表团遭遇奥运夺金“大爆冷”,从蝶泳到跳水双人十米台,从举重到体操男团,再到乒乓球混双,我们印象当中当仁不让的五块金牌变成了四银一铜。然而,网友们对此却释放出满满的善意。打开网络评论区,“你已经很努力了”“心疼地抱抱”“疫情严峻,能健康回来就是赢了!”“在我们心里,你们是永远的冠军!”纷纷占据热评榜。 上述网友的声音,传递着温暖,除了是对正在参赛健儿们的安慰和鼓励外,背后体现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的国民应具备的自信与包容。 然而,网上也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容不得质疑。偶尔有一条颇有微词的评论或吐槽,立马就成为众矢之的—— “你知道他们多辛苦吗?”“你有本事你自己去比赛啊”“身为家人的我们,这个时候能做的只有安慰和加油鼓励,你还是中国人吗?”甚至有时候,对提出不同意见的网友进行语言暴力攻击。 什么时候我们的内心变得这么脆弱了?说实在的,参与竞技类体育比赛,自然离不开“输赢”。“输赢”虽不是比赛的全部,但只允许欢呼,不允许任何质疑的行为实在不妥。 可以说,在奥运赛场上,每一个参赛者拼的就是成绩,奥运精神之一也正是努力拼搏为了最高的荣誉。如果大家都是本着“金牌不重要,重在参与”的精神,把输赢都看淡,岂不就是“躺平”和“内卷”?因此对于广大观众而言,成绩好时大声喝彩,成绩不好,理智分析客观评价,让体育回归初心,这才是值得鼓励的“观赛姿势”。 人类的文明进步,不仅仅体现在体恤失利者,也应该体现在理性看待输赢。赢了高兴,输了反思,胜不骄、败不馁,批评与鼓励同在,这才是奥运精神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