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是爱情的节日,牛郎织女相会,而你却永远离开了我。”张子权的妻子李莲超含泪说道。李莲超认识张子权时24岁,却在32岁时永远失去她甜蜜的爱情。她说:“他用生命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忠诚与坚守,能与他相伴,已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他们准备步入婚姻殿堂时,父亲曾告诉她:“女儿,嫁给警察,特别是禁毒警察,你要做好天天担惊受怕,常常见不到人的心理准备。”结婚后,李莲超问过婆婆彭太珍:“公公牺牲了,你怎么还舍得让他们三兄弟当警察,你不怕吗?”彭太珍说:“老张跟我说过,没有警察,哪来的安宁?没有安宁,哪来的家?老张没做完的,让他们接着做吧。”这样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李莲超的心里,也成为李莲超默默支持丈夫事业的精神力量。     让李莲超没有想到的是,婚后的时光正如父亲说的那样,聚少离多,8年时间里,张子权接踵而至的任务、起早贪黑地加班、长年累月地出差,一家人能够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女儿出生,他在执行抓捕任务;春节团聚,他又去外地办案;女儿做手术,他在外办案……李莲超说:“子权就是这样,经常缺席我们母女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却从不会缺席他心中至高无上的事业。”     “因为我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这是李莲超最怕听到张子权说“我要出差”的原因。     张子权每次出差,常常说在忙,就连诀别的信息也是在忙碌地表达。尽管两个人的聊天变成了李莲超的自言自语,但她会一直拿着手机默默等待丈夫报平安的信息,这是她对丈夫爱的守候,也是她对丈夫事业的默默支持。     身为一名警嫂、一名英雄的妻子,李莲超说:“在无尽的思念中,我渐渐明白,人民警察是危险而又崇高的职业。像子权一样流血牺牲的警察有很多,像我一样失去丈夫的警嫂也有很多,像女儿一样失去父爱的孩子也有很多。我想,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才换来了一方平安和万家灯火的团圆。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子权的付出和牺牲,是值得的。”     这个七夕节,李莲超盘点了张子权曾经的诺言:你说带我们去玩、给我买辆车、给我结婚纪念日惊喜……尽管这些诺言都不会再实现,但李莲超从不后悔嫁给他。“往后余生,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  本报记者 马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