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的单身人口已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处于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将上升至9200万人。不论是租房还是买房,独居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普遍现状。记者走访发现,在昆明独居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一些合租客因忙于工作等原因也处于近乎独居的状态。他们有的非常善于独居,有的也会表露出孤独。网络上有人把孤独分成了1—10级,第一级:一个人去逛超市;第二级:一个人去快餐厅;第三级:一个人去咖啡厅……第九级:一个人搬家;第十级:一个人去做手术。而你的独居是几级? 擅长独居 王凝 养猫、种菜、装花房…… 95后职场新人王凝,薪资不高、没有存款,面对高额的房价,租房成了她的首选。因有过单位离家远上班经常迟到的经历,所以离工作单位近是她租房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这次,房东突然要卖房,王凝又开始了打包东西搬家之路,开启不断找房的模式。通过中介介绍,王凝找到了一个离单位很近的小公寓。对于公寓的配套设施她很满意,有电梯、超市、菜市场,房间大小正好满足她一个人居住的需求。 和大部分独居的上班族一样,一个人吃饭、上下班、睡觉成了王凝的生活常态。不过她却很享受独居的生活,因她兴趣爱好广泛,动手能力又强,寂寞自然不会找上她。 周末,她经常光顾花鸟市场,买上一些蔬菜的种子,在阳台上开辟出一块园地。一把铲子、一包有机肥、一个喷水壶,成了她的标配。记者采访时,她正在精心地撒下第二波番茄种子。除了番茄,她还种了辣椒、多肉、鲜花等,琳琅满目的绿植铺满整个出租屋。 对王凝而言,用花装扮房间成了她的另一种乐趣。“如果你周末找不到我,我不是在花鸟市场,可能就是在斗南。” 除了种菜达人,王凝还有另一个身份——户外运动爱好者。她喜欢爬山、骑自行车,有时会和朋友一起去爬山、露营,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她去过的地方和遇见的人。 今年,王凝迎来了她的一个好伙伴——收养的一只猫。她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种菜养猫两不误,还能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发现新的爱好。 害怕孤独 小兵 刷题、看剧、打游戏…… 小兵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在位于圆通山附近的一家培训机构担任讲师。“想在这附近买房不太可能,面对接近两万元一平方米的房价,我现在的工资消受不起。”小兵说。 每天从呈贡到公司,最快要花1小时30分钟。他每天6点半起床,9点前签到,在起晚了两次而遭遇迟到后,想租一个离公司近的房子,早上能多睡一会。 通过中介,小兵在公司附近找到了一个合租房,在31楼,15平方米,每月租金850元,包含物业管理费、上网费、水电费等。朝向不错,下午阳光可以直射进来,屋子里暖暖的。 “我也想过整租个好一点的房子,图个清静,但附近好点的几乎都接近2000元/月,自己的一半工资要搭进去。”小兵说。 对小兵而言,虽然与别人合租,但和独居没什么区别。由于培训机构排课紧凑,他白天忙着辅导学生,晚上忙着刷题。偶尔才看看剧,或和朋友打打游戏。每到夜深时分,他就会感到一阵孤独,尤其是和朋友打完游戏后,游戏中的欢声笑语和结束后一个人的寂静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兵说,自己也会去圆通山、翠湖走走逛逛,接触一下烟火气,就怕一个人在屋子里坐一天。 “租房子只是一个阶段而已,未来还是会买房的。我很喜欢昆明这座城市,等再稳定一点后,希望能尽早在父母的支持下,用自己的积蓄购置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房。”小兵说。为此,他平时会通过一些App关注市内的房价。 寻找归宿 刘敏 看房、买房、看电影…… 远处小区广场的空地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的蓝色板凳,一场周末电影即将上映,住在此的刘敏每周末一有时间就会赴一场与电影的约会。 刘敏今年研究生刚毕业,就在呈贡大学城地铁站旁一小区买下了现在住的房子。回想起看房的过程,刘敏称是一见钟情,当时这里最吸引她的,是小区物业平时会开展跳舞比赛、健身比赛、放露天电影等活动,逢年过节还会组织晚会、赠送小礼品。 “下决心买这套房,主要是担心房价再涨,更买不起。早买晚买都要买,不如早一点成为‘房奴’。我更愿意用租房的钱还房贷,房子是自己的,心里更踏实。”刘敏说。 在父母的帮助下,刘敏买下人生中的第一套房。现在,她每月还房贷2700元,占工资的一半,这对于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她压力不小。不过,刘敏觉得这样日子才有盼头。辛苦一天回到温暖的家,换上舒适的拖鞋,坐在舒服柔软的沙发上,少了一分租房的焦虑,少了一条房东涨价的短信,多了一个躲避风浪的港湾,也算是一个漂泊不定的异乡人在这座城市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本报记者 张田睿 夏苇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