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三秦大地以绿色姿态喜迎盛会

9月15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在陕西西安开幕。三秦大地,这个人们印象里植被稀少、黄土飞扬的地方,通过持续多年的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早已颠覆人们的历史印象,正以“绿肥黄瘦”的新面貌迎接这一体育盛会。

7月17日,革命圣地延安迎来全运圣火。这座曾向全国“撒”下革命火种、又迎来体育圣火的城市,早已热潮涌动。这座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断言“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城市,如今满目苍翠,迎来绿色希望。

陕西省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曾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99年,国家启动退耕还林政策,黄土高原开启蝶变之旅。20年时光荏苒,凭着对绿色的执着追求,延安人克服山大沟深、干旱缺水等困难,把树木种满了山坡。

青山拱卫,宝塔巍巍。在圣火燃起的广场上,人们打起腰鼓,震天的声响、欢快的步伐,满盈着对全运盛会的期盼。四周层林叠翠,风沙俱净。

经过20年不懈努力,延安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5万亩。遥感监测显示,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延安的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18年的81.3%,森林覆盖率由33.5%提高到52.5%,革命圣地延安发生了一场由黄到绿的巨大而深刻的转变。

徜徉在西安街头,第十四届全运会吉祥物活泼灵动的卡通形象随处可见,喜迎八方来客。吉祥物“朱朱”“熊熊”“羚羚”和“金金”,以陕西独有的“秦岭四宝”为创意原型。

“秦岭四宝”是生活在秦岭中的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这四种珍稀动物。秦岭有“世界生物基因库”之称,这里是2000多种野生植物和4000多种动物栖息的家园。随着陕西全省生态好转,各类动物的栖息环境越来越好,以“秦岭四宝”为代表的珍稀动物不断“添丁进口”“家族兴旺”。

近年来,陕西省在探索山脉保护的“秦岭模式”中,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以“秦岭四宝”为代表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据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秦岭大熊猫野外种群达345只,增幅、密度均居全国首位。朱鹮保护被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朱鹮种群数量由1981年发现的7只,壮大到目前的7000余只。羚牛数量近5000头,金丝猴数量超过5000只。

随着植被增加、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陕北绝迹多年的野鸳鸯、环颈雉等候鸟,再次归来;原麝、黑鹳等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也重现山林之间。

根据测算,在陕西省延安市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豹数量达到110只左右,是迄今我国已知数量最大、密度最高的野生华北豹区域种群。

由南到北,青山连绵,在三秦大地的绿色版图上,“秦岭四宝”们和人类一起,畅享“绿色家园”。 新华社记者 姜辰蓉 李华

  • 沈奕瑶逆转奥运冠军姜冉馨夺女子10米气手枪冠军

  • 云南场地自行车选手刘德香女子个人全能摘银

  • 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今晚举行

  • 逾12000名运动员参加决赛阶段比赛

  • 三秦大地以绿色姿态喜迎盛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