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玉溪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云南省2021年度“5G+工业互联网”现场会(以下简称:现场会)在玉溪召开。现场会聚焦5G赋能工业互联网融通创新成果并采用线下参观+会议研讨方式举行,省、市各级政府领导、业界专家和企业代表200余人参会。
5G赋能
新兴钢厂实现远程看控管
当天上午,200余名与会代表乘车前往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厂区,调研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基于5G的数字孪生透明工厂”5G创新项目应用情况。
在厂区,5G+无人行车演示,通过5G定制网,将MEC(边缘计算)与UPF(端口适配连接)下沉厂区,实现近端分析和计算,将行车时延控制在50毫秒以内,解决无人运行和远程操控时延大、体验差、回传带宽消耗大等问题,实现了厂区内行车远程可看、可控、可管,使员工远离了噪音、粉尘、高温、有毒气体,改善了行车操作员的工作环境,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在厂区指挥监控平台,参会代表们饶有兴致地体验工厂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安全帽。“这种智能安全帽,目前全厂共有400余个,优先在一线车间,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粉尘、噪音等污染大的环境使用,具有照明、定位、现场录像、与后台对讲、一键呼救、脑电波监测等功能。”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部长陈世贤介绍,“智能穿戴设备可对煤气浓度超标进行通知警告,并由前端智能安全帽加装5G模块,接入5G定制网,通过后台监控系统控制使其具备远程视频交互、语音双向对讲、疲劳检测、定位、电子围栏等功能,为员工日常作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交互手段,打通了生产与指挥环节的信息交互‘快车道’”。
打造标杆 以点带面引领行业转型发展
下午,与会代表共同聆听了来自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曙光公司、基础电信运营商等企业关于5G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成果汇报。玉溪市在工业互联网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建成云南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接入昆明、玉溪、红河等地企业143家,工业设备5080台(套),标识解析日均1万多条。在西南地区19个节点中,玉溪节点接入企业总数排名第三,增速排名第一。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实现了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5G+智能矿山、云南新昊环保的危险废物大数据中心、太标5G专网+数控机床铸件智能化加工、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工厂等多个应用场景,在全国各大5G应用赛事中斩获大奖。
云南电信与玉溪新兴钢铁及其他合作伙伴成立联合实验室,形成技术攻坚合力,利用5G新技术赋能新兴钢铁数字化转型。同时,与文山铝业密切合作,共同打造5G+智能透明工厂,持续推动文山铝业数字化转型,促进铝行业技术和服务创新;云南移动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深入研究,开展了红塔5G智慧工厂、迪庆普朗铜矿5G智慧矿山、神火铝业5G边缘云有色金属智慧工厂等多个5G智慧应用;云南联通通过自研5G智慧云农和5G网联无人机平台获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同时与腾俊物流合作建设5G智慧物流园,打造智能仓库行业应用样板项目。这些示范项目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以“5G+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传统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发展。
蓬勃发展 工业示范基地5G覆盖率达97%
云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斌在致辞中介绍,目前,云南省已建成5G基站超过2.8万个,发展5G终端用户约1100万,实现16州(市)政府所在城区,129个县级行政区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457个乡镇政府所在地5G网络有效覆盖。在主要专业领域,全省县级及以上重点医院基本实现5G网络覆盖,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G覆盖率达97%,4A级景区覆盖率达83%,为5G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与此同时,5G创新应用在云南蓬勃发展。近两年来,通过“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云南分赛平台,全省涌现出上百个5G创新应用案例,覆盖我省八大重点产业,在全国各类5G创新竞赛中累获佳绩,提升了云南5G创新影响力,为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提供了有效助力。
范斌呼吁社会各方继续携手同行,形成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的5G应用融通创新模式,着力打通5G应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打造5G融合应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我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动能,为云南数字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宗琪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