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杭州的浙江大学,迎来了建校125周年。在125年的办学历程中,浙大文脉赓续不辍,矢志卓越走在前列,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型、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求是创新”校训,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核心词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
学校现设有13个学科门类、7个学部、39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家直属附属医院。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大批著名科学家、文化大师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4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位“八一勋章”获得者、1位全军挂像英模、5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6位“最美奋斗者”和210余位两院院士等杰出典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科实力强劲
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实力强劲,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13个门类。在2022年2月国家最新公布的名单中,浙江大学及21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11个一级学科评为A+,39个一级学科评为A类,一级学科优秀率达63.93%,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截至目前,浙江大学共有9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充分反映了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成效。近年来,学校紧扣国家发展需求,出台了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结合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以及“六卓越一拔尖”要求,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常态需要,大力加强战略新兴专业建设,如新建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交叉复合型专业,旨在形成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体系。
校园生活多彩
来到浙江大学,不仅可以有一流的学习体验,还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校园生活,让大学生活有趣、有品、有料。学校在教学区建设了属于浙大人的文化新天地“学生文化长廊”;健身房、咖啡吧、文创小铺等,是浙大师生喜爱的校园打卡点;年终岁末的学生节,是同学们非常期待的节日盛典;学校现有200余家学生社团,包括广受学生喜爱的红十字会、机器人协会、黑白剧社、灵韵音乐剧社等……
同时,浙江大学拥有20余个风格多样的食堂与餐厅,可充分满足全国各地不同口味学生的饮食需求。食堂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在这里可以体验刷脸吃饭、智能结算、自动计算卡路里等系列科技应用。最有特色的是全国首创的厨艺分享吧——“毕至居”和多功能自助服务体验室。
实行大类招生
2022年,浙江大学继续实行大类招生,招生类别有工科试验班、理科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医学试验班等,招生计划总体保持稳定。
学生在入校后零距离深入了解学科、专业,并在充分认识自己发展志趣的基础上,按照学校主修专业确认的相关规定,自主申请确认适合自己修读的专业。每位大类招生的同学有两次主修专业确认机会、一次转专业机会。学校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
浙江大学紧紧围绕“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正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
浙江大学,等你传承初心、书写未来。本报记者 李思家 文
浙江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