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起,在前期整治行动的基础上,昆明市五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昆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一大队及相关街道办事处继续对医院周边区域开展非机动车重点整治。整治成效如何?各重点区域周边停车情况怎样?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大门外的人行道不挤了
5月16日,记者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大医院)门前看到,医院门口两侧百余米的人行道上已经没有了非机动车的身影,相比之前,人行道宽敞了不少。
“之前人行道上都停满了电动车,只留有一条人走的小道,通过都困难。现在人行道上的电动车被清空了,终于不挤了,好走多了。”市民李先生说,“从5月10日开始到现在,医院门口外侧的人行道上每天都有城管和交警在现场监督,比之前好走多了。”
“以前,从潘家湾到大观路这一段(医院大门路段),行人走路都要绕来绕去,既要让人,又要让停着的电动车。经过整治,还路于民,看着都舒服。”附近居民杨先生说。
记者在潘家湾路口处设置的非机动车停放点看到,地上写有“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字样,停放点设置的围栏将人行道与停放区域隔离开。人行道上干净整洁,行人通行顺畅;另一边电动车按箭头指向依次顺向停放,井然有序。
记者在现场看到,医院门口的人行道上每隔一段都设置有告示牌,提示人们将非机动车停放至指定区域。据在现场监督的五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天7时30分就到该路段开展工作,主要是对在重点区域停放非机动车的市民进行劝阻,并引导其将车辆停放到指定位置。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整个人行道都空出来了
在青年路上,距离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红会医院)还有数百米,记者就看到人行道边上放置着写有“此路段禁止停放非机动车”字样的告示牌。每隔十余米就有一个,告示牌之间还拉起了隔离线。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门口也同样设置了告示牌,没有了占用人行道停放的非机动车,行人通行效率更高了。路边一商铺的店员告诉记者:“之前行人从这里通行,最多只能容下两人并排走,其他的地方都被非机动车占据着。现在整个人行道都空出来了,通行更顺畅,看着都舒服。”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块“违停拖移停放点地图”,据现场城管人员介绍:“凡是不停在指定线框内占用人行道、盲道的非机动车,我们都将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相关规定采取措施,拖移至指定地点。”
据介绍,五华区非机动车违停拖移停放点位于王筇路附近,距离青年路有十余公里。被拖移的非机动车车主可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购车凭证、行驶证到停车地点接受处理。
乱停乱放电动车车主表示
希望各位市民引以为戒
记者在位于王筇路与昆武大道辅道交叉口旁的五华区非机动车违停拖移停放点看到,陆续有违停的电动车被拖放至此,也不断有市民前来取车。
市民张师傅就是前来取车的车主之一,他说:“15日我到工人医院开药,想着一会儿就好,就把自己的电动车停放在了医院门口的人行道上。大概10多分钟后,我开完药走出大门,电动车就没在原地了。工作人员告知,我的电动车被拖移到了这里。”
张师傅在出示了相关证件后将车辆取走。临走时张师傅表示,希望各位市民都能引以为戒,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乱停乱放。
昆明交警表示
将进行常态化监督巡查
记者从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自4月上旬开始,昆明交警一大队联合五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全区重点区域、重要道路、医院周边先行先试,集中开展非机动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
此次整治行动,主要针对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人医院)等重点区域及周边重要道路。对初次违规停放的车辆采取张贴“违规停车温馨提示单”的举措,并将车辆移放至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区域停放,对二次违停的车辆进行拖移处理。
接下来,昆明交警一大队将联合属地街道办事处、区城管局组成联合巡查执法队伍,每日对辖区重点区域及周边道路进行常态化监督巡查,进一步加强对非机动车的管控和疏导。同时,昆明交警一大队也将配合相关单位对共享单车停放情况进行调研,对设置的电子围栏区域进行核实,确保不影响正常的交通通行。对未按要求随意投放的共享单车,严格按照市容管理规定进行整治,确保辖区重点医院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安全、有序、畅通。
本报记者 刘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