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话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腾冲市滇滩镇联族村

农耕用具走上T台 陈年物件再掀潮流

手锯等生产工具化身为时尚单品

傈僳族中年汉子肩扛一具超大的弩登场

“藤篾背篓挎腰间,蓑衣混搭绣花裙,弩高举头顶,耙斜挂肩头。”近日,在腾冲市滇滩镇联族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当地人用一场“土到极致就是潮”的乡村T台秀,让沉睡的傈僳族老物件成了最抢镜的“超模”。

7月的滇滩镇联族村,稻浪与欢呼声一同翻滚。为充分展示当地傈僳族农耕文化,在滇滩镇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当地人自编自导自演了这场民族服饰和农耕用具T台秀。10余位村民肩扛耙、手拎鸡笼走上T台,锈迹斑斑的手锯与七彩傈僳服饰碰撞,引得观众直呼:“老祖宗的家伙什儿还能这么飒!”

视频中,一个容貌秀丽的小女孩首先手提一个藤篾小背篓上场,靓丽的傈僳族服饰穿在女孩身上显得格外醒目。接着,一个傈僳族中年汉子肩扛一具超大的弩登场,近两米长的弩展现了傈僳族群众彪悍勇猛的风貌。随后,一名花枝招展的少女手持针线箩缓缓走来,仿佛向人们诉说傈僳族妇女勤俭持家的美德。在少女身后,一名汉子身披蓑衣、扛着一个巨大的耙出现在人们眼前,展现了当地傈僳族人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奋斗历程……

鸡笼、木锯、米斗、傈僳族三弦和农民画等老物件纷纷登场,这场由当地村民自导自演的时装秀,把生产工具变成时尚单品:装猪草的藤篓配上银饰腰链,成了复古手包;狩猎弩斜挎后背,瞬间变身“最野配饰”;72岁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麻奶奶甚至把织布梭子当发簪,笑称“这是我们的‘香奈儿’”。

从刀耕火种到T台闪光,滇滩镇正用新潮方式守护文化根脉。据悉,当地已计划着手开发老物件文创盲盒,让民族记忆真正“活”进现代生活。

本报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杨学志 余庆达 摄影报道

  • 农耕用具走上T台 陈年物件再掀潮流

  • 楚雄彝绣魅力绽放 将自然万象“绣”进服装

  • 微博昆明同城热搜榜TOP5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