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有网友吐槽,高铁上一名商务座乘客不间断打电话,听取下属汇报并指导工作,8小时的旅途中,通话时间长达7个半小时。无独有偶,有网友发视频吐槽,一群老太太居然在火车卧铺车厢走廊大声放音乐唱歌跳起了广场舞。
高铁上的“电话马拉松”登上热搜榜。对此,12306客服表示:“(铁路规定中)没有专门条款禁止旅客打电话或说话。如果你认为对方影响到你休息,可以向列车工作人员反馈。”
27日,有网友发视频吐槽自己在火车上的遭遇。视频中,一群老太太在火车卧铺车厢走廊大声放音乐唱歌跳广场舞,并拍摄视频记录。该网友称“不是我真服了,隔壁老太太能安静一会儿吗?”
视频评论区,不少网友对此表示愤慨,“广场舞跳到火车上了吗?”“看着都烦!那么拥挤的过道也好意思跳!”……
针对火车车厢内外放音乐、跳广场舞等可能影响他人的现象,28日,记者联系了12306客服,咨询遇到此类情况该如何处理。工作人员回应称,火车车厢是旅客休息的地方,像类似跳广场舞、放歌等影响旅客休息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若乘客遇到类似情况,可在铁路12306App或拨打12306求助反馈,也可在列车上找乘务员处理。”
8小时的行程,要承受7个半小时噪音“轰炸”;在火车卧铺车厢走廊里,熟视无睹地大声放音乐唱歌跳广场舞……同车厢乘客的忍让与内敛,反而为肆无忌惮的打扰让路。
12306客服的回应暴露了管理困境:乘务员无权强制乘客停止通话,难道其他人只能“忍”?“自由”与“权利”的边界,应如何确定?
网友吐槽:对抗噪音不能只靠“忍”。当舆论陷入“骂熊孩子”“仇视商务人士”的互撕,更要思考背后的真正问题:公共服务如何平衡多元需求?
有网友认为,大众对噪音普遍敏感的当下,高铁设置静音车厢,已经是一种进步,但依然存在覆盖有限、执行力度参差不齐、乘客认知度低等不足。对此,高铁方应补充配套设施,比如设置标语用玩梗方式巧妙提醒乘客注意噪音,设置“随意活动区”供家长带娃、“上班族”通话办公等。
从技术到规则,从服务到文化,高铁管理向前一步,就能让乘客少些“耳朵工伤”。作为中国名片,高铁应持续推进噪音管理。当“静音”不再是一种奢侈,而是出行的标配,高铁便不仅快在轨道上,还暖在乘客心里。
据大象新闻、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