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声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的男子引发网络质疑。阮少平打着“中国科学院院士”旗号,自称是水泊梁山好汉阮小七的第二十七代传人,在国内游走多年,频繁出席各大盛会,并进入多地中小学校“参观指导”或开展讲座。
阮少平的头衔极多,跨度也不小。8月5日,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阮少平不但冒充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份,就连所谓的“火神山医院政委、第一军医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身份均系伪造。中国科学院官网,也查无此人。
多个身份被曝造假
记者注意到,在中国科学院官网目前公布的院士名单、外籍院士名单、已故院士名单以及已故外籍院士名单中均查不到阮少平。8月5日,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经查,阮少平所谓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份并不存在,院士这一身份系伪造。
另外记者获悉,近年来阮少平曾在多省市公开露面,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所谓“火神山医院政委、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一军医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身份均系伪造。
一段长达7分多钟、曾在多个账号发布的视频显示,今年6月,阮少平为某酒企“民族品牌出海行动发布会”站台。其身后的蓝色大屏上,打出了“中医中国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的字样。自8月5日媒体报道确认阮少平伪造中国科学院院士等身份后,上述视频大多已下架。
上个月曾履新“院长”
记者注意到,阮少平上个月曾履新“院长”。一所国际教育机构“国际医药大学”今年7月在自己的中文网页发布了一则消息:2025年7月10日,“国际医药大学·中医中国中医药科学院”“国际医药大学·中医中国阮顺堂第一传承学院”成立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教授受聘为两院院长。
根据“国际医药大学”中文官网显示,1997年10月,该机构于美国加州正式成立,致力于小区民众的健康服务,提供高质量的高等医学教育为宗旨。
8月6日上午,“国际医药大学”亚洲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已经关注到阮少平身份造假一事,会对阮少平进行调查,以维护机构声誉。
频繁走进学校开讲座
阮少平等人在国内游走多年,频繁出席各大盛会,并进入全国各地一些中小学校“参观指导”或开展讲座。
公开资料显示,阮少平近年来曾在多个省市公开露面,截至今年7月仍有活动。2023年2月,阮少平还曾到广东东莞某小学参观指导。该校微信公众号介绍,阮少平院士,生于1961年,是中医中国阮顺堂创始人、古法针灸传承人,担任北京阮顺堂中医院院长、博导。是水泊梁山、阮小七第二十七代传人。
广州的一所小学也在2024年2月的开学典礼上请来了阮少平。学校方面公开发文提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进行发言,他教育孩子们要牢记英雄们的牺牲与付出,感恩祖国的强大与关爱。2024年9月,阮少平曾受聘为广东惠州一所小学的课程导师。
8月5日下午,罗浮山泰学学校一名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阮少平等人跟学校内部人员相识,当时是以朋友的身份来学校的,不是学校专门邀请的。
诸多头衔名号从哪来
阮少平的头衔极多,跨度也不小。更有一些文章宣称,阮少平是名将后裔,他14岁当兵,带领一个团的队伍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战;又是非典暴发时的军医英雄,曾任小汤山医院政委;新冠疫情期间,又带队奔赴武汉,亲自指挥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并担任火神山医院政委,曾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五次、二等功十次、三等功十次……
然而,在权威资料及报道中,第一军医大学历任校领导中并没有阮少平的记录,该校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后也难以查找到关于阮少平的信息。另外,多篇媒体报道确认,小汤山医院政委、火神山医院政委都另有其人。
记者注意到,宣称阮少平“中国科学院院士”等身份的文章,有多篇顶着“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的头衔。
顶着院士头衔卖酒
另有机构发文宣称,阮少平还是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健康总顾问等。
记者注意到,在一段时间内,阮少平的身份仅是“中医中国阮顺堂创始人”“北京阮顺堂中医院院长”,但之后又多出了“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健康总顾问”“中医·中国一带一路出海行动发起人”等头衔。
顶着这些头衔,阮少平的不少活动都与酒有关。2024年4月,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健康总顾问阮少平一行到访了山东一酒庄,开展参观交流活动。今年6月,一场由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组委会及耘酒酒业共同主办的耘酒“阮顺堂”民族品牌出海行动发布会在衡水举行。
发布会上,各大商家纷纷与耘酒酒业签约,携手共助阮顺堂酒“一带一路”倡议出海行动扬帆起航。记者还注意到,对于同一场活动,不同机构的表述偏差较大。
律师称或涉嫌犯罪
湖南芙蓉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平凡认为,阮少平的行为或涉嫌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阮少平假冒中国科学院院士等身份,在各类商业活动中进行站台、演讲等行为,以虚假身份获取利益和声誉,符合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如果在假冒身份的过程中,阮少平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如高额的站台费、合作费用等,且数额较大,则可能构成诈骗罪。
陈平凡认为,为阮少平提供活动平台、协助其进行虚假宣传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共同策划虚假宣传方案、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等,可能构成招摇撞骗罪或诈骗罪的共犯,按照其在犯罪中的作用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文图据澎湃新闻、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