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云南清凉湿润,正是避暑畅游好时节。今年1至6月,云南省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0.5%,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8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在云南海埂会堂召开“文旅惠民乐民·共享美好生活”云南省暑期文旅消费活动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一系列暑期文旅消费活动及相关配套措施,内容丰富、惠民实在。
文化惠民
全省将组织开展80多场非遗活动
为进一步释放暑期文旅消费潜力,让游客深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山水为画卷、以文化为灵魂,推出非遗购物月、新剧(节)目展演等文旅活动,加强夜间文旅消费和入境旅游等政策保障,精心策划推出了“文旅惠民乐民·共享美好生活”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
针对传统文化消费升温的趋势,全省组织开展非遗消夏购物月活动,将举办昆明花朝文化节、普者黑花脸节、弥渡七夕天桥歌会等80多场非遗活动,让游客在避暑之旅中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
针对文旅融合消费升级的热点,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将于8月22日至9月7日在昆明市各大剧院剧场举行。全省新编创的24台剧目、40个节目将参加展演,包含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门类,主题鲜明、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为了满足游客对民俗文化活动的体验需求,全省各地以“遇见云南·清凉一夏”为主题,组织开展民族特色广场舞、“四季村歌”展演、国门歌会、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等320多项群众文化活动,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和游客身边,切实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与获得感,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体验。
针对青少年群体文博探索和研学实践的需求,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精心策划了主题夏令营、研学旅游等文化活动,推出“红色革命类、民族文化类、历史古迹类、生物多样性类”4条博物馆主题游径和1条滇西抗战文物主题游径。游客朋友们可以前来昆明探秘“动物世界”、去石林打卡“奇石之旅”、赴澄江探寻“地球生命的演变”,领略云南五千年的文明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数亿年的自然史。
促进消费
支持昆明打造国际夜间文旅消费之都
为打响云南夜间经济品牌,更好地促进文旅消费,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公安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云南夜间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包含支持昆明、大理、西双版纳等有条件的州市建设国际一流夜间文旅经济标杆城市,重点支持昆明市打造国际夜间文旅消费之都;打造60个以上夜间文旅消费街区、打造100个以上夜游打卡地、推出100个夜间美食街区,推广打造十大非遗菜品,支持各地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后备箱集市”和首发经济……打响“云南之夜”品牌,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通过“夜间文旅体验官”、短视频大赛等方式传播“云南之夜”吸引力。
重点支持昆明市建设,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以昆明为核心的“一核多中心”夜间文旅经济发展格局;从夜游、夜演、夜购、夜健等多维度推出“遇见云南”特色产品,集中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南之夜”品牌,通过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加强宣传推广。
方便出行
“坐着火车游云南”成一种新时尚
如今,“坐着火车游云南”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昆明铁路局正全力打造谱系化中老跨境旅游列车,如今已形成以品质型“星光·澜湄号”领航,舒适型、普惠型列车后续相继投运的发展格局。
作为中国首列跨境旅游列车,“星光·澜湄号”(昆明—西双版纳—琅勃拉邦—万荣—万象)以滇为始,跨境老挝,行驶于壮美山河与秘境之巅,串联3处世界遗产、5个国家4A级景区。自2024年9月24日首发以来,“星光·澜湄号”品质型旅游列车已成功开行13趟。
在适老化升级方面,昆明铁路局推出舒适型列车,车厢内采用舒适性的家居设计,设置无障碍设施。针对银发群体,提供全过程、多维度、个性化的舒适性体验,积极助推银发旅游产业升级,为“铁路+旅游+适老化”融合的创新范本,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投入运营。
在推进品质型、舒适型旅游列车开行的同时,昆明铁路局积极研究普惠型中老跨境旅游列车项目,准备使用自有品牌“象往号”旅游列车车体,配备硬卧与软卧席位,采用“白天游览、夜间行车”快旅慢游模式开行,行程涵盖中老经典旅游目的地、特色小众景点,让大众游客轻松跨境,真正实现“一条铁路带动一条经济带”。
实施激励
吸引更多游客关注云南走进云南
对于如何进一步扩大云南的入境旅游优势,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了《云南省“引客入滇”入境旅游激励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希望借此进一步激发入境旅游市场活力,提升云南旅游品牌形象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实施方案》包含入境游客人次激励、入境旅游包机激励、旅游宣传推广激励以及激励对象、资金安排、激励类别及标准、申报与审核流程等,申报时间为2026年3月1日至3月31日,申报企业根据企业注册地行政区域,通过“阳光云财一网通”网站按要求提交《云南省“引客入滇”入境旅游激励资金申报表》和申报资料。
“引客入滇”激励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依法接受审计监督,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也将加强对激励资金的监管。若受激励企业申报材料存在弄虚作假,套取、骗取激励资金,或在取得激励资金一年内出现扰乱市场秩序、拒不处理投诉、被列入严重失信市场主体等情形,将依法追回激励资金及相关利息。
为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来滇,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将配合此激励方案,加大在海外的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关注云南、走进云南,深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本报记者 孙江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