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线下花卉市场人气骤降,鲜花滞销成为压在花农心头的难题。在玉溪市江川区,花农主动破局,利用电商平台有效化解了线下销售渠道受阻的困境,更探索出一条花卉产销两旺的新路子。
位于江城镇的玉溪金色阳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包装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销售负责人李霞正举着手机直播,镜头里刚采摘的多头小菊花绚丽绽放。
“宝子们看过来,现在下单今天就能发货……”李霞一边展示刚采摘的鲜菊,一边用笔快速记录订单信息。旁边的工人正按订单对花卉进行打包。
“在江川种花是老天爷赏饭吃!”王鹏笑着说,江川白天光照充足,夜间温度适宜,昼夜温差恰好满足多头小菊花生长需求,种出的花茎粗壮挺拔,花苞饱满紧实,瓶插期能达到45天。在今年雨水连绵导致多地花卉减产的情况下,这里的小菊花凭借稳定品质成了市场“香饽饽”。
李霞利用抖音、淘宝和花易宝平台,建立了“及时采收、快速发货”的产销模式。“省内一天直达,省外走冷链快递,四川、上海、北京等地的客户收到时,花依然是新鲜的。”李霞说,目前,每天发出的包裹已超100单。
“现在一把花也包邮,就是想让更多人低价买到高原好花,我们花农也能避免滞销亏本。”李霞的话语道出朴实心愿。
李霞早上在淘宝开播,下午转战抖音,每场直播持续四五个小时。她计划进一步规范电商流程,从种植标准、采收分级到包装物流建立完整体系,为承接更大订单夯实基础。
在江川,李霞家的故事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花农正循着这条“特色种植+电商赋能”的发展路径,在市场波动的风雨中,用双手和智慧浇灌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本报记者 李春丽
通讯员 李丹 摄影报道